-
挖掘文学富矿 创作精品力作
-
作者:温燕霞
期号:第1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创作 时代特征 文学精品 江西 高度重视 富矿 作家 客家文化 中国革命 交流机
-
描述:作为第八次全国作代会的代表,我非常珍惜这么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这次会议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党中央对文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作家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学精品抱以很高的期待。这对我们广大
-
当代创作筝曲中的湖南韵
-
作者:邓婷
期号:第22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南花鼓戏 传统筝曲 古筝 创作 独特魅力 民歌 音乐 初步探索 当代 比较研究
-
描述:特殊旋律素材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前人涉及的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古筝的传统乐派包括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浙江筝、陕西筝及客家筝等。这些流派都是依附与一个乐种。譬如鲁筝依附于山东吕剧,浙江筝依附于江南丝竹。著名古筝家曹正说过
-
论苏区红色歌谣与客家妇女的革命斗争生活-论苏区红色歌谣与客
-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客家妇女 革命斗争 改编
-
描述:苏区红色歌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用来鼓动与宣传广大苏区人民参军参战的有力工具。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客家妇女以其昂扬的革命斗志、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参加了这场运动并结合喜闻乐见的客家山歌,改编与创作了不少红色歌谣。客家妇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东江苏区的革命歌谣
-
作者:袁小伦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视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革命文化 苏区 东江 中国共产党 文艺工作者 地理名词 国共合作
-
描述:门人才缺乏,红军官兵和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低下,苏区文艺工作者采取了适应实际的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其中以歌谣最为活跃和深入人心。革命歌谣可以说是东江苏区的通俗文学和流行音乐,正如一首歌谣所唱的“红色歌谣万万千.
-
论钟云舫对楹联创作的伟大贡献
-
作者:庞国翔 许定秀
期号:第6期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楹联 文化遗产保护 创作 客家移民 作者 江津 城楼 伟大贡献 艺术家 诞辰
-
描述:今年六月九日是全国第二个文化遗产保护日,九月十九日(农历八月初九)又是联圣钟云舫诞辰一百六十周年,谨以此文献给这个“楹昭日月,联耀古今”的贫民楹联艺术家。——作者题记
-
电视文化片《天下客家》创作谈
-
作者:车济民
期号:第4期
来源:当代电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电视文化 广播电视台 2010年 创作 欠发达地区 评选活动 纪录片
-
描述:河源属于广东省的一个欠发达地区,河源广播电视台也是一个山区小台。2010年11月28日,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在河源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近6000名客属代表参加了这一盛会。当他们看到由河源广播电视台摄制的献礼片《天下客家》时,他们没想到一个山区小台能在短短
-
论太平天国歌谣与客家山歌
-
作者:李惠娟
期号:第4期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歌谣 客家山歌 太平天国运动 客家文化 客家方言 革命精神
-
描述:太平天国歌谣是指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参与者所创作并积极传播的大量带有鼓动色彩的诗句。客家山歌是指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在山地生活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风格特异的民歌。本文试图从太平天国运动与客家传统文化精神、太平天国歌谣与客家山歌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结构和韵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其渊源和内在的联系。
-
关于语言与文化研究的思考
-
作者:陈建民
期号:第4期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与文化 民俗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杨成志 跨文化问题 徐松 国语 边缘科学性
-
描述:的语言和社会。罗常培先生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语言与文化》(1950)。遗憾的是,这本书没有广泛引起我国语言学界的足够重视,主要原因是建国以后30年间,我国一直处于思想禁锢年代,而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带有极大的风险性。那时侯,
-
歌谣的魅力
-
作者:王光荣
来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歌谣的魅力
-
台湾闽台传统歌谣研究评述
-
作者:傅倩琛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歌谣 闽台歌谣 闽南歌谣 歌谣研究
-
描述:汇集的顶峰。20世纪60年代出现台湾歌谣研究专著,论者从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与民俗文化、版本学等视角展开讨论,其源流考辨,以歌谣实例证明了台湾传统歌谣主要来自闽南祖地,是对闽南语言文化的认同及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