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以现代移民城市深圳为例
作者:杨宏海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移民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  现代  传承  客家文化  兴国山歌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文化,具有文学、历史学、音韵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2005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梅州客家山歌”与江西“兴国山歌”名列其中,两者同属客家山歌。
另类书写:李乔的“鬼”小说解析
作者:潘玲玲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李乔  另类书写  “鬼”  解析  台湾作家  七十年代  二十世纪 
描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作家中,苗栗县客籍作家李乔堪称是一位认真、努力、求新求变的作家。他自1962年正式创作至今,作品不论就质与量来说,都有相当可观且傲人的成绩。回顾李乔的写作历程,他是由写短篇小说始,而后写长篇小说、史诗,再而至文学评论、文化评论的。
论家世对陈寅恪先生学术取向的影响
作者:钟燕珍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学术取向  家世  文学研究家  中央研究院  历史学家  中国现代  语言学家 
描述:一、前言 陈寅恪先生(1890—1969),字鹤寿,江西义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曾师从国学大师王伯沆等②。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诗情依样竞须眉:十九世纪三位著名客籍女诗人及其诗作述评
作者:吴福文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九世纪  女诗人  述评  诗作  诗情  客家妇女  受教育机会  纯文学 
描述:旧时客家妇女以持家勤劳贤慧而获得普遍好评,在山歌创作方面的天赋也让文人学士大为折服,但她们在纯文学上的建树和成就,却以受教育机会不多和早婚及婚后持家劳顿而无力学业,因而与别的族群妇女一样,历来远不及男子。然而,若以本不甚风光的客家诗坛景象观照,文祚闲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嘉应诗人  诗界革命  黄遵宪  史学思想  丘逢甲  革命理论  岭东诗派 
描述:关于“诗界革命”的源起,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诗界革命”是梁启超等人在戊戍变法前一二年提出的。《中国文学史》说:“在戊戍变法前一两年,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而不及黄遵宪。这种观点极有代表性,但值得商榷,原因有二:
温流:华南新诗运动的拓荒者
作者:林运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诗运动  拓荒者  华南地区  初级中学  中山大学  广州市  教育系  文学院  温流 
描述:温流(1912—1937),原名梁启佑,后改名梁惜芳。广东梅县松口堡人。7岁随父往南洋婆罗州,在那里读过小学,一度做过打金工的学徒。14岁回到故乡,先在松口初级中学。后在广州市立一中就读。1934年夏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教育系。[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