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7)
期刊(27)
人物(4)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7)
期刊 (27)
人物 (4)
学位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4(40)
2013(11)
2012(13)
2011(13)
2010(8)
2009(2)
2008(7)
2007(3)
2005(1)
200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客家研究辑刊(5)
长寿(1)
农业考古(1)
北京纪事(1)
东西南北·大学生(1)
客家文博(1)
健康必读(1)
美术界(1)
文献(1)
先贤、神圣香火、开拓主权:华南原乡与南洋信仰版图的互相呼唤
作者:王琛发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马来亚  版图  信仰  南洋  原乡  华南  主权 
描述:一、转客居为家园的传统实践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沙叻秀新村,大同华文小学正式创办于1911年,校园内有谭公庙,庙内至今悬挂当地先民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献给谭公爷的“万古纲常”匾额。到今天,沙叻秀这个昔日客家老“村”其实已经演变成国家首府所在市区的一部分。可是
让中国葡萄酒香飘世界的人
作者:白圭  期号:第4期 来源:黄金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葡萄酒  南洋  新加坡  民族精神  酿酒  爱国思想  中华民族  李鸿章  世界  中央电视台 
描述: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大清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亲自签批了该公司营业准照,光绪皇帝的老师、军机大臣翁同龢亲笔为公司题写了厂名。 《张裕公司志》里有一句话:“尽管
我所认识的叔叔——访萧道应侄女林萧吉紫
作者:王丰  期号:第11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林萧吉紫  萧道应  台湾省  中国  生平事迹  抗日战争  医生 
描述:相仿的三落五进式大屋,建材全部从唐山运过来,就是现在在台南的三级古迹萧家古厝。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割让台湾、澎湖与日本。次年日本接受台湾时发生了乙未之役,当时身为左堆副总理的萧光明
大埔 简单而纯粹
作者:乐文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华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清末的一代名医金子久就住在这里,光绪年问他随父从杭州迁居大麻,在此行医30余年。大麻镇虽然远隔群山,开化程度却很高,药行、银行到处都有,而南洋式的三层洋楼更遍地都是,叫人惊奇的是,历经这么多年的岁月沧桑
万里迁徙 千年游弋
作者:萧春雷  期号:第5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祖先系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光绪《嘉应州志·丛说》也说:“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高。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宁化石壁乡人。” 宁化县石壁镇,位于一个宽阔肥沃的山间盆地,面向
客家“十番”音乐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永泰 客家地区的“十番”音乐,雅称“十音”,俗称“打十番”。 顾名思义,“十番”由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分为“文十音”和“武十音”两种。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竹笛(主奏乐器)、箫、唢呐、号筒、吊规、椰胡、二胡、中胡、高胡、扬琴等;打击乐器有:板鼓、檀板、堂鼓、木鱼、七星点、大钹、中钹、小
坐看“皇宫起”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福建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清朝咸丰五年( 1855)始兴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全部完工,历时52年,现存建筑有1 3座汉式古大厝(第宅)。两座宗亲祠堂已倒塌,占地面积约1 00多亩。大小房间400间,坐北朝南。这些大厝
北部书院(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发祥地,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更是别具一格。 历史沿革 苗栗文昌祠始建于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坐落于苗栗市中正路与文昌街交叉口。光绪15年(公元1889年)苗栗设县,知县林桂芬
驿道悠悠话古今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村坊式亭。 温礼明 摄 秋溪老街古驿道。温礼明 摄 李方圆 特约记者赖於艳 阳春时节,细雨蒙蒙,撑一把油纸伞,徜徉在琴江河畔被学者称为“客家驿道”的石城县通往旧汀州府宁化县石壁镇的古驿道上,光亮圆润的鹅卵石、泛着青苔的古城墙、微微翘起的马头墙构成了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彩画。 顺着
驿道悠悠话古今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村古驿道上的坊式亭极为罕见,是牌坊与茶亭合二为一的清代客家建筑。 ▲秋溪老街古驿道。 李方圆 赖於艳 阳春时节,细雨蒙蒙,撑一把油纸伞,徜徉在赣州石城县的琴江河畔,在这条被学者称为“客家驿道”的石城县通往旧汀州府宁化县石壁镇的古驿道上,光亮圆润的鹅卵石、泛着青苔的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