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传统的移植与嫁接——浙江松阳石仓村客家移民老宅考察与研究
-
作者:王媛
期号:第11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移民 传统 移植 嫁接
-
描述:该文通过对浙江松阳石仓村客家移民老宅的考察,在平面、立面、构架、装饰及空间等方面对住宅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对石仓老宅与附近本地民居以及与福建汀州老家民居的对比,从而得出石仓移民在移居地建造的住宅中移植了客家住宅的特点并与当地型制进行了嫁接的结论。
-
赣南客家传统吉祥图案研究
-
作者:王贵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传统 吉祥图案 装饰 应用
-
描述:刻,值得我们后来人进行研究学习,并加以传承和创新。本文主要阐释了“吉祥图案”与客家人民生活的关系,首先对赣南客家文化体系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客家民系文化特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特征的联系做了概括性介绍
-
大埔茶阳传统丧葬习俗调查
-
作者:谢立言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葬习俗 传统 祖父母 茶 逝世
-
描述:当父母或祖父母弥留之际,要把他(她)移于厅堂,男左、女右,地板用竹笪垫底,上面挂纱帐,垫好枕头,头向内,脚向外。古礼逝世者男在厅堂,称曰正寝。女在卧室,称内寝。父母称高堂,父母将逝前皆移于厅堂,以待其终,不分男女。但报孝书时(讣音)则写正寝和内寝。[第一段]
-
深圳龙华客家女
-
作者:张煌新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深圳 客家先民 传统
-
描述: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子.手扶耙,赤足行走在山间田野,这是传统的龙华客家妇女的形象。龙华客家女人戴凉帽的习俗和传统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的需要,客家妇女也和男人一样执梨耙田,勤耕苦作。
-
传统与变迁:赣南客家家法族规的地域性分析
-
作者:谢庐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变迁 赣南客家 家法族规 地域性
-
描述:文化的价值取向。因此应认真研究发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现代社会调适,并服务于现代社会。
-
客家婚嫁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客家 婚嫁 传统
-
描述:[客家婚嫁 ]客家婚嫁
-
观念革新:客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作者:周琍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经济 经济模式 传统 革新
-
描述:本文从客家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客家经济形成的历史背景 ,指出客家经济要发展 ,就必须先打破陈规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观念更新 ,才能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优势 ,达到经济振兴之目的
-
草根与传统
-
作者:卢周来
期号:第8期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野调查 制度学派 西南地区 传统 交易方式 草根 台州 经济学家 经济运作 产权模糊
-
描述:西方译语对中国古老乡村现象的极为冗长的解释,几使我不忍卒
-
客家武术传播与发展刍议
-
作者:曾桓辉
期号:第2期
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武术 传播 发展
-
描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客家武术受客家文化影响形成了以家庭传播,区域传播,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等途径为主的传播方式,体现了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和客家文化烙印。通过对客家武术传播方式与特点的继承与扬弃,有助于客家武术的发扬光大。
-
彩下老区村的民间武术班
-
作者:张火营
期号:第3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武术 老区 行政村 饶平县 广东 舞狮 健身 锻炼 武艺
-
描述:诏安县官陂镇彩下村是老区行政村,这里有众多的土楼群,居住着4000多朴实,勤劳,勇敢的客家村民。彩下村传承了有200多年历史的民间武术班,彩下武术班始源于广东省饶平县传入的舞狮,武术,后来经过多的年的深化,改造,不断提升,武术武艺和锻炼健身溶为一体。[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