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18)
期刊(791)
图书(161)
学位论文(110)
视频(94)
会议论文(1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418)
期刊 (791)
图书 (161)
学位论文 (110)
视频 (94)
会议论文 (1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95)
2014(1152)
2013(475)
2012(521)
2011(477)
2010(341)
2009(180)
2007(74)
2003(9)
200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66)
赣南日报(151)
深圳特区报(101)
福建乡土(3)
消费(2)
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2)
建筑工人(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中国老年(1)
作者:钟宜  来源: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
客家方言古入声字的分化条件
作者:黄雪贞  期号:第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客家话  古入声字  古人声  入声韵尾  《方言》  古全浊声母  方言音系  舒声韵  语音演变规律 
描述:客家方言古入声字的分化条件黄雪贞各地客家方言里,入声古今演变有同有异。就分类说,有的古人声今仍为一个声调,有的分化为阴阳入,有的变为舒声。就韵尾说,带不带塞音韵尾,带什么塞音韵尾,各地也有差别,以下分三项讨论:(壹)客家方言古人声字的分化;(贰)古人...
浏阳客家方言音系及其音韵特点
作者:沈雪飞  期号:第6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浏阳  客家方言  音韵特点 
描述:音韵特点进行分析。
试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
作者:丁喜霞  期号:第4期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原音韵》  语音基础  北京音  古入声字  组声母  客家方言  现代北京话  洛阳  入派三声  河南 
描述:试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丁喜霞《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是什么?学界或主大都话,或主洛阳话,我们认为,要讨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可拿现在洛阳音系和北京音系与《中原音韵》音系作详细比较,看哪个地方的语音与《中原音韵》音系更接近。接近的即是它的语音基础...
作者:宋冉冉  期号:第6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研讨会  方言研究  民族学会  高度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研究  人类学  语言学  汉民族 
描述: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于2010年10月19——21日在北京中协宾馆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及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主办。这是汉民族学会首次举办的语言学研讨,也是首次在京城召开的客家方言研讨。体现了主办方对客家方言研究的高度重视。
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永定客家土楼
作者:赖德成 游利群  期号:第10期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中外 
描述:般舒展有致的初溪土楼群便尽收眼底。南面山坡是层层叠起的梯田,那碧绿的禾苗,在山风的吹拂下,涌起层层绿浪,仿佛给土楼群竖起了一道波动的绿色屏风。这一打量不要紧,就那迫近眼前的一字儿排列的三座圆楼和各处一端的两座方楼,我们就被一种从未领略过的奇特美感激动着。   初溪村东与平和县和广东省大埔县交接,是永定县下洋镇的一个边远山村。   5月 2日,一群来自德国和英国的建筑专家,冒着雨,来到初溪。他们于集庆楼内外玩味着,留连忘返。   集庆楼是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 17年 (1419年 ),距今已 580余年了,为永定 360余座现存圆楼中,年代最久远,也最古朴的一座土圆楼,又是永定境内楼梯最多,结构最特殊的一座圆楼。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不但底层地脚相通,而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
“六礼”古今谈:客家婚俗考略
作者:严恩萱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六礼”  婚俗 
描述:汉族(包括客家人)自古重视婚礼,特别是六礼之俗。六礼在我国婚俗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虽迭经嬗变,只是形式不同而已,重财物礼节一仍其旧,而存优汰劣的规律是肯定的,新的婚俗礼仪终将取而代之
闽西客家人口古今
作者:熊寒江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学  历史  客家人  福建省 
描述:闽西客家人口古今
上古入声韵尾的清浊问题
作者:郑张尚芳  期号:第1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入声韵尾  高本汉  入声字  客家方言  上古汉语  声尾  译音  古代  解释  构拟 
描述:古汉语的入声韵尾一般都作清的-p-t -k,这与现代粤、闽、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相同,也跟越南、日本的汉字译音的入声尾相当。所以高本汉构拟-p-t-k时,古音韵学家大都予以承认了。
风韵诏安
作者:《风韵诏安》编委会编  来源: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风韵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