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采茶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民间艺术 安远县
-
描述: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
-
坚持科学发展观 再造“南方赣巨人”——江西省赣县新农村建设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红旗文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 赣县 南方 《山海经》 行政区域 赣州
-
描述:一县、"中国板鸭之乡"和客家摇篮。近年来,赣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创新创业、科学发展、诚信守法、和谐平安"的总要求,努力打造秀美、繁荣、创业、诚信、文明、和谐新赣县,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形成了以稀土和钨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以玩具、服装为主的轻纺加工业,以板鸭和腐竹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农业,形成了甜叶菊、脐橙、烟叶三大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形成了以客家文化为主的休闲旅游业。
-
客家经济协作体——闽粤赣边区域经济交流与协作纵论
-
作者:吴福文
期号:第5期
来源:发展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边区 经济协作 经济交流 纵论 客家 行政区划 龙岩市 福建省
-
描述:闽粤赣边,顾名思义是指行政区划分别隶属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的结合部区域。其范围历来无明确的界定,目前只是有“小三边”和“大三边”之说。“小三边”是指历史上闽西的汀州府、龙岩州,粤东的潮州府、嘉应州和赣南的赣州府、南安府、宁都州;或者是指现在的福建省龙岩市、广东省梅州市和江西省赣州市。
-
客家摇篮摄影大展初战告捷 赣州启动客家文化宣传大战
-
作者:张霞客
期号:第3期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客家文化 摄影创作 赣州市 文化宣传 启动系 客家民俗 中国摄影家协会 文化品牌 摄影师
-
描述:2月4日,中国·赣州"客家摇篮"国际摄影大展在著名的客家集居地赣县开镜,从而启动了江西客家文化宣传之战。赣州是客家迁徙路线上的最重要的中转站,也是客家族群最密集,人数最众多的客家定居地,同时赣州也是客家文化主要发源、形成之地,世称"客家摇篮"。
-
赣南客家岁时体育文化特征与时代价值研究
-
作者:吴秀华 康辉斌 黄兴裕
期号:第1期
来源:内蒙古体育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特征 赣南客家 岁时体育
-
描述:运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赣南客家岁时体育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赣南客家岁时体育具有鲜明的宗教民俗性、传承性、节日娱乐性、宗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科学合理挖掘赣南客家岁时体育对推动赣南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客家摇篮摄影大展初战告捷赣州启动客家文化宣传大战
-
作者:张霞客
期号:第5期
来源:大江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文化宣传 赣州 摄影 迁徙路线 客家文化 中转站
-
描述:2月4日,中国·赣州。客家摇篮”国际摄影大展在著名的客家集居地赣县开镜,从而启动了江西客家文化宣传之战。赣州是客家迁徙路线上的最重要的中转站。也是客家族群最密集,人数最众多的客家定居地,同时赣州也是客家文化主要发源、形成之地,世称。客家摇篮”。
-
产业文化发展中的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
-
作者:柯莉娟
期号:第4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进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更好地实现产业文化发展进行探讨。
-
论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
-
作者:罗勇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地域性 赣南 赣闽边区 赣闽粤三角区
-
描述:发展壮大地。因此 ,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中 ,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
历史时期闽粤赣边山区客家人的农业拓殖活动
-
作者:邓运员 杨载田
期号:第19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边 山区 客家人 农业拓殖
-
描述:分析了闽粤赣边山区客家农业拓殖活动的背景,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拓殖活动中特有的客家文化适应机钢。
-
破解赣州千年不涝之谜:宋代排水系统仍被使用
-
作者:黄昌成
期号:第6期
来源:决策探索(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排水系统 赣州市 新城区 下水道 宋代 老城区 工作人员 排涝站 建筑材料 积水
-
描述:雨袭击,赣州城内出现为数不多的几个积水点,但与毗邻的武汉、长沙乃至江西省会南昌等城市出现内涝的情况相比,其整体排水系统运转基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