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925)
期刊(1267)
学位论文(763)
视频(102)
图书(42)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925)
期刊 (1267)
学位论文 (763)
视频 (102)
图书 (42)
会议论文 (38)
按年份分组
2015(102)
2014(1926)
2013(786)
2012(818)
2011(783)
2010(647)
2009(378)
2008(299)
2007(18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036)
侨报(153)
中华民居(4)
小城镇建设(2)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
中国城市金融(1)
汽车导购(1)
上海集邮(1)
长汀客家社区的民间信仰及其特点
作者:张鸿祥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与江西省瑞金县交界,全县面积3099平方公里,人口50万。长汀县是福建省客家人聚居最具代表性的县之一,因为长汀县城是古代汀州府府治所在,因而长汀被称为八闽客家首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汀客家人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衍生了许多的民间信仰,本文主要介绍长汀客家社区的民间信仰及其特点。
浅谈明溪客家人的宗教和民间信仰
作者:王必金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是中华大家族中汉民族的一支重要而独特的民系族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福建内陆侨乡明溪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县。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的宗教和民间信仰。客家人的宗教和民间信仰是:世俗化的佛教、道教与以祖宗崇拜为主的民间信仰相融合的多神教。
试论客家先民与闽粤赣山区畲民的关系
作者:郑树钰 连传芳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汉族是中原华夏族不断与其他民族接触、融合而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民族的,而客家作为汉民族共同体内的一个支系,也同样在南迁的过程中和其他民族不断地融合同化,并最终在闽粤赣交界区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客家民系。在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有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应在宋代特别是南宋
[2004-08-22] 台北客家義民祭登場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主持安座大典的馬英九全程以客語致詞。他除拜請義民爺一定要保佑台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在鑼鼓喧天聲中,來自三灣、頭份、平鎮、東勢、新埔、苗栗、六堆、關西、獅潭等地義民廟神轎,在客家信眾恭送下,上午齊聚在台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充滿迎神廟會熱鬧氣氛。信眾夾道恭迎下,九座神轎被一一抬入市府中庭安座大典會
[2004-12-27] 天下客家明秋相會在蓉城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情緣」為題的第20屆世客會將於明年10月在四川成都舉行。 記者從四川省客家海外聯誼會獲悉,定於明年
粤东客家地区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作者:唐永煌 童福易 龚晓兵 何玮 张立伐  来源: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亚型  变异 
描述:型36例,adr型4例。36例adw型中,第131位天冬酰胺(Asn)均被苏氨酸(Thr)替代,其它位点也不同程度存在着氨基酸密码的差异:第127位脯氨酸(Pro)被Thr替代,第133位蛋氨酸(Met)被亮氨酸(Leu)或Thr替代,第134位苯丙氨酸(Phe)被酪氨酸(Tyr)替代,第143位Thr被Met替代,更多位点的遗传密码存在着简并性。而4例adr型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结论:HBV亚型的分布具有明显地域性,广东客家人感染的HBV亚型主要为adw型,只有少数为adr型。与参照序列相比,adw型存在较明显的多态性。
斷層錯動、地殼變位及強地動與地震災害相關性之研究: 以19
作者:余聰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集集地震  關刀山地震  地震災害  強地動  地殼變位  斷層錯動 
描述:清晨早起耕作習慣之故。而屯子腳斷層兩側以平地為,各村里人口與住戶數密集,當地居民沒有清晨早起習慣之故。由斷層帶與非斷層帶上各村里震害分析,發現關刀山地震呈對稱性震害分佈。1999年集集地震造成震害之關
[2004-01-16] 蜀辦帥鄉客家論壇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這次活動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四川客家海外聯誼會、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和儀隴縣人民政府聯合辦。儀隴縣是朱德元帥的故鄉,今年是朱德元帥的母親逝世60周年,也是朱德元帥《回憶我的母親》(本文原標題為《母親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作者:东方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被誉为“中国西部第一镇”的洛带镇,地处成都东郊的龙泉山脉西麓,一面靠山,三面临川,素有“东山重镇”之称。明清以来,这里成为外省移民的主要入籍地,特别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相继迁入的有广东、湖北、江西、陕西和山西等省的移民。由此使得这里南北移民杂处,南腔北调共存。现存于街上的“广东会馆”、“川北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