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民间花帽艺术探究
-
作者:郭春娇
期号:第6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化艺术 赣南客家 传统文化艺术 文化底蕴 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
-
描述:江西赣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文化底蕴相当丰厚,赣南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民间文化艺术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现在还保持着它的勃勃生机,与少数民族一样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赣南民间花帽艺术就成了赣南客家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独秀.
-
于都客家唢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唢呐 客家 打击乐 顺口溜
-
描述:江西于都的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就盛行干民间,“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丹棱县志》)于都唢呐一般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所以俗称“吹打”。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
-
赣南客家民间体育项目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
作者:朱长长 尹国昌 简裕 朱杰
期号:第9期
来源:华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间体育 项目资源
-
描述:赣南客家民间体育是在赣南客家民间广泛流传的约定俗成的传统体育活动,它包含了传统的节庆民俗、少儿嬉戏、娱乐以及竞技健身体育活动三类。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民间体育项目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进而探讨项目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
“民间故宫”培田村
-
作者:李玉祥
期号:第3期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故宫 民间 祠堂 明清
-
描述:频繁战乱,许多中原人历经艰辛南迁至此。他们不仅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新的家园,同时也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独特的客家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去年春节,我曾独自一人来过培田村,那时在连城仅有一辆中巴面包车去村里,早上去,中午一点钟左右再从村里出来。因为培田村再往里走是个死胡同,我只有选择早出晚归坐中巴车。一路上司机埋怨没有人去那里,我安慰他,只要东西真的好,人们是愿意来的。常言道:酒好不怕巷子深。车行一个多小时后,进入培田村,一下车就遇见原培田小学校长吴美熙老师,他现已退休,但他本着对古村的热爱,在县里支持下刚刚搞起了旅游。恰好他正领着村里几个年轻姑娘言传身教地介绍村里的人文情况,于是,我请他给我简单介绍一下。在他的带领下我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将村子前前后后跑了一圈,深深被打动。想想1996年在做《老房子...
-
客家民间风水信仰研究:以赣南为重点的考察
-
作者:罗勇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风水信仰 赣南 考察
-
描述:事象。和其他的民俗事象一样,它已深深根植于客家民众的心灵之中,且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顽固性。
-
客家人的迁徙对赣南客家民间美术的影响
-
作者:许守飞
期号:第5期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中原文化 迁徙 民间美术
-
描述:迁徙。这为独具一格的赣南民间美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赣南民间美术呈现多地域、多时期、多种文化融合的独特形态,这有赖于客家迁徙过程中的相互认同。
-
浅谈赣南采茶舞中的“矮子步”
-
作者:黄文华 曾蓉萍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赣南采茶舞 赣南民间舞 矮子步
-
描述:赣南是客家先民的主要聚集地、中转站和客家民系的主要孕育地。生机盎然的赣南民间舞便是这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绚丽折光。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为赣南民间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了解和掌握赣南采茶舞中"矮子步"的形成及风格特点,对促进和发展赣南民间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于赣南客家民间音乐创新的思考
-
作者:王芳 钟燕红
期号:第12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音乐 赣南 客家人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
描述:关于赣南客家民间音乐创新的思考
-
赣南客家的建筑民俗与民间信仰
-
作者:钟福民
期号:第2期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建筑民俗 民间信仰
-
描述: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建筑民俗既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又有当地的鲜明特色,从而反映出赣南客家民间信仰的开放性与地域性。以民俗志的方式描述赣南客家的建筑民俗,以知识考古学的视角考察蕴含于客家建筑民俗中的民间信仰,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赣南客家乡土文化和生活的逻辑。
-
客家民间手工艺品的没落与救赎
-
作者:李艳
期号:第4期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 工艺品 没落与救赎
-
描述:化,让现代的市场接受古老的手工艺术的文化元素,才能从根本上拯救濒亡的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