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传承客家文化发扬客家商业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这里共同分享两岸客家的精神以及客家文化的发展,是我们的荣幸,两岸的发展,大家要珍惜。 台湾非常重视客家
江欢成:难忘客家精神的滋养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人物档案 江欢成:工程结构专家、勘察设计大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籍贯:梅江区城北镇古田乡福瑞岗 主要经历:1938年1月24日出生,1950年秋上乐育中学,半年后考取梅州中学,1957年高中毕业。1963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学制五年半),分配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1995年
汴梁晚报赣南“寻踪客家路”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念海)5月14日,汴梁晚报“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组的记者们来到赣州,开始了赣南首站采访和客家民俗的采风。 据了解,2012年11月20日,河南省开封市获得2014年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的承办权。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汴梁晚报因此策划推出“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采访活动。
客家古屋长兴围成海内外子孙共同精神家园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广东兴宁市典型的客家围屋长兴围,历经370多年仍保存完整,从这座古屋走出去的人,如今已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国,他们经常从海外回来在这里欢聚一堂,古老的客家围屋已成海内外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 长兴围坐落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办大圳村,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是由当地罗氏的十三世九章公所建。
兴宁赏灯:客家人的精神驿站(中国民间工艺)
作者:王锦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宝盖灯 兴宁市拥有粤东地区最大的盆地,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的客家先民是来自中原黄河流域,既传承了中原传统文化的血脉精华,又孕育了客家文化的人文品格。随客家先民一道从中原迁徙而来的花灯,是客家地区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折射着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花灯是我国传统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广东梅州兴
《客家山居图》:再铸岭南本土意象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山居图》草图局部“雁鸣湖、雁南飞茶田”段 刘思东作 陈永锵为《客家山居图》题字。 画家们在深入创作长卷。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张彦在长卷上开笔。 周国城 廖红球 刘思东 《客家山居图》是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2013年策划的重大创作计划。 8月29日
客家小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景区景点: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 所在地区:梅江区三角镇 入选理由:以“大旅游、大客家”为主题,以“强调特色个性、提升精品意识、发掘客家文化、尊重山水自然”为思路,将客家文化精髓融入每个构建的景观之中,展现出“客家大美、文化大美、山水大美”和谐统一的景象。
情系老屋传承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包国军报道:龙岗文艺界又有新成果——龙岗区委宣传部文艺精品扶持项目、龙岗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志友的专著《曾志友客家民居写生作品集》日前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曾志友原籍广东博罗,在龙岗区工作多年。作为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画家,曾志友不但用画笔深情讴歌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还将一份
客家风雅聚古村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不止一次在青山绿水之间,聆听古村讲述客家特有的风雅。 我曾经走进一座座古村,那耸立青山环护村落的古塔,那飞檐翘角木石争奇的座座祠宇,那鹅卵石密布随坡弯曲的一条条古街,还有那精雕细刻风雅标举的若干牌坊,充分显露着客家古村的共性和个性。 走在村落遍布鹅卵石的路面,轻轻叨念着古村的名字,千年的时光从
两岸客家文学同根同种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冷剑波 对话人物简介 古远清教授出生于梅县梅西大坪镇西山村赤岭头,1953年毕业于大坪程风中学,1959年毕业于梅县高级中学,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