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8)
报纸(17)
学位论文(9)
图书(4)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8)
报纸 (17)
学位论文 (9)
图书 (4)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21)
2013(4)
2012(1)
2011(3)
2010(9)
2009(5)
2008(4)
2007(1)
200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
客家研究辑刊(2)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
当代电大(1)
益阳师专学报(1)
心理研究(1)
广东社会科学(1)
阅读与写作(1)
中文信息(1)
韶关学院学报(1)
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对比
作者:金永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韩国汉字音  入声韵尾 
描述:,论述了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1]、[-k]的对应关系。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p]对应于韩国汉字音的入声韵尾[-p]是因为两个语言都完整地保留了中古的入声
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的语音对比研究
作者:黄金宝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通话  客家方言  韩国语汉字音  语音对比研究 
描述:随着客家人由北迁南以及受南方各方言的相互影响,变成了南方方言之一;同时,在“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思想的影响下,客家人受北方方言语音变化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一样,保留着很多
两万汉字中日韩越英俄读音释义字典
作者:邓应烈  来源: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两万汉字中日韩越英俄读音释义字典
唐朝官话的研究 汉字语音的探源
作者:邱从容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语音学 
描述:唐朝官话的研究 汉字语音的探源
浅议汉字文化圈背景下的客家话①研究:以三个入声字为例
作者:罗鑫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字文化圈  现代汉语普通话  入声字  客家话  中古时代  阴平  阳平  上声 
描述:众所周知,中古时代(约6世纪-lO世纪)的汉语有4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4声,但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平上去人”,后者指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关於闽客方音和日本汉字音的一项考察―中古汉语的浊音清化现象
作者:暂无 期号:第15期 来源:台湾日本语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语  客家语  吴音  汉音  全浊音无声化  闽方言  客方言  吴音  汉音  浊音清化 
描述:别反映了母胎音的音韵现象、吴音保持了浊音、汉音则全面清化。这样不仅可以了解闽客方音和日本吴音•汉音的性格、也可探求出其対応関系。
小学语文教科书生字编排的统计分析与建议:基于新课标人教版和
作者:周美玲 韩杰  期号:第6期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第一学段  生字  统计  对比分析 
描述:求。人教版生字安排难度整体大于苏教版,但由于会认与会写汉字交叉复现率高,也适当降低了难度,而苏教版控制超纲汉字做得更好。最后我们提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客家启蒙课本《启蒙浅学》(1880)的方言用字研究
作者:刘颖昕  来源:首届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启蒙浅学》  汉语方言  用字学 
描述:编写者为了书写这些方言词汇,在当地人的帮助下,通过借音、训读、造字等方法,造就了一套切合客家方言实际的、基本成熟的汉字书写体系。本文将对《启蒙浅学》汉字本的方言用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其用字、造字的基本规律及特点,并阐明根据方言文献进行方言用字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上古入声韵尾的清浊问题
作者:郑张尚芳  期号:第1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入声韵尾  高本汉  入声字  客家方言  上古汉语  声尾  译音  古代  解释  构拟 
描述:古汉语的入声韵尾一般都作清的-p-t -k,这与现代粤、闽、客家方言的入声韵尾相同,也跟越南、日本的汉字译音的入声尾相当。所以高本汉构拟-p-t-k时,古音韵学家大都予以承认了。
日本的客家与客家团体
作者:罗鑫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渡日本  客家人  文化交流史  中日两国  驻日公使  黄遵宪  何如璋  交往 
描述:时,两位先贤尽管大任在身,公务之余仍不忘与日本友人联络情谊。虽然语言不同,但有汉字作为共通的道具,加之双方汉学修养深厚,交流可谓畅通无阻。当中,黄遵宪与大河内辉声的笔谈故事后来更成为了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