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79)
期刊(120)
图书(27)
学位论文(22)
视频(6)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79)
期刊 (120)
图书 (27)
学位论文 (22)
视频 (6)
会议论文 (4)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181)
2013(80)
2012(84)
2011(97)
2010(68)
2009(57)
2007(13)
2004(3)
2003(3)
按来源分组
其它(35)
客家文博(13)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8)
台声(2)
福建乡土(2)
福建文博(2)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1)
东西南北·大学生(1)
河洛史志(1)
贺州学院学报(1)
走笔汀州
作者:郑寿安 晓程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城墙  客家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抗日战争时期  长汀  毛泽东  红军  文物  山歌  福建 
描述:我知道你是红军的故乡。你饱经沧桑的脸庞,你丰富多彩的蕴底,你英姿勃发的生机,令我久久难忘。
高雄县文化之旅
作者:修瑭  期号:第11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雄县  台湾作家  高雄市  凤山县  客家文化  大陆  观世音  民俗风情  文物  观音菩萨 
描述:对大陆同胞而言,一提到高雄,马上想到的,大概都是高雄市。然而,与高雄市同名的高雄县,在台湾南部也有很重要的地位。细心的读者或许会记得,在介绍台湾油纸伞的时候,曾说这是美浓小镇的名产。美浓正是高雄县所辖二镇之一。更早为大陆读者所熟知的台湾作家
千件古董串起客家“千年记忆”
作者:朱双玲  期号:第10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耕读传家  古董  平远县  记忆  客家先民  文物  文化因 
描述:着对家乡故土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从2006年起行走世界各地,用心收集客家先辈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日积月累竟成了一家像模像样的私人客家博物馆,串起了客家“千年记忆”。
韩愈贬潮州道经梅州说
作者:吴永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韩愈  潮州市  梅州市  管辖范围  文物  唐朝  路线图  政治生涯 
描述:韩愈在到达潮州后,当即给唐宪宗上呈《潮州刺史谢上表》。其中写道:“臣所领州,在广州极东界,去广州(指广州)虽云才二千里,然往米动皆经月,过海口,下恶水,历尽艰辛与时日,始能到达。这就是韩愈赴潮路线图。
浅谈三大欠缺制约基层文物保护
作者:邓晓如  期号:第5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法  历史文物  基层  文博事业  经济发展  专业人才  山区县  文物工作 
描述:地处粤东北部的几个县是较为典型的山区县,是全国、全省重点台乡之一,经济发展位于全省中下水平,属经济欠发达山区,同时,也是客家人聚居地,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遗存。自《文物保护法》贯彻实施以来,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44处,
深圳文物
作者:董小明 深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  来源: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深圳文物
深圳宝安文物图志
作者: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局编  来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深圳宝安文物图志
龙南:客家民俗文物重现光芒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袁涛特约记者傅亮 最近,在龙南出现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该县的各式客家民俗物件被一一请进了公共展览厅、陈列室、博物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争相一睹“芳容”—— 调查:民间宝贝知多少? 龙南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除了拥有全国最多的客家围屋,还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客家民俗用品,这些有形的物质符号承载着客
保护文物建筑传承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刘娟祝报道:龙岗是客家人相对集中生活的区域,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其保护、挖掘、传承、弘扬对文化城区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昨日上午,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建安,副区长王延奎到横岗街道调研客家文化保护工作,深入了解该街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茂盛世居客家围屋保护、开发等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客家文物收藏有了“婆家”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黄艳 记者萧森  本报讯 5月20日,由我市向省文物部门提出申请的江西省博物馆学会客家专业委员会在赣州成立。这个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委员会将为客家文化研究、客家文物收藏和展陈学术研讨提供重要平台。 客家是汉族中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