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客家文化源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新郑专电 (特派记者杨剑辉)昨日,由市政协举办的 “客家文化探源行”暨祭拜黄帝仪式在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举行。市政协主席刘耀辉,市政协党组成员杨富生,市政协副主席吴选钊、邓木林、邓炳球、陈树秋出席仪式。郑州市政协主席李秀奇,新郑市党政负责人等陪同祭拜。刘耀辉一行8月8日抵达郑州,受到李秀奇,郑
-
第17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举行海西客家美食文化城开工
-
作者:李烈刘才恒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李烈 通讯员 刘才恒) 16日,第17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暨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宁化县客家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在宁化举行,来自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匈牙利等海内外客属社团、单位的3500余人参加活动。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林开钦出席。
-
第17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举行海西客家美食文化城开工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16日,第17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暨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宁化县客家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在宁化举行,来自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匈牙利等海内外客属社团、单位的3500余人参加活动。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叶继革、省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林开钦出席。
本次活动由
-
浅谈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内涵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刚毅
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优秀的民系,客家文化则是祖国和衍播于全球的中国客家民系的脊梁和灵魂。中国历史上移民潮此起彼伏,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区发展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形成为闽、粤、赣边今天的客家民系。
-
《客家文化研究丛书》序刘耀辉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俗话说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而有中国人的地方都就会有客家人。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中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一个系统分明而又颇有特点的民系、群族。客家民系在历史的大迁徙中形成,在宋元以来的历次中国社会大事变中,表现出崇文尚敬、爱国爱乡、勇于奋斗、敢于拼搏的文化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一
-
在“客家文化探源行”暨祭拜黄帝仪式上的致辞刘耀辉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政协主席刘耀辉在“客家文化探源行”暨黄帝故里祭拜黄帝仪式上致辞。本报记者杨剑辉 摄
据统计,广东是我国客家人最多的省份,占广东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四个
-
江西赣州首部客家文学专辑《红土地与客家文丛》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赣州首部客家文学专辑——《红土地与客家文丛》,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据介绍,《红土地与客家文丛》约155万字、共分7部,丛书各分册或为客家人所著,或是撰写发生在客家地区的故事,或是为赣州红土地上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立传。其来自民间,却是重要的客家“意识形态”,从某种角度看,具有赣
-
打造文化精品 架设交流桥梁 ——武平开展海峡客家文化对台交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通讯员 钟茂富 王发祥
浓浓两岸情,客属一家亲。随着不久前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定光佛文化节徐徐落下帷幕,武平又一次完成了华丽转身,以浓郁的客家风情和独具特色的定光佛文化,为武平对台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定光佛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只是武平打造客家文化品牌,架设对台交流桥梁的一个缩影。近
-
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第十七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传承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昨日上午,由市政府、省文化厅、省台办、省旅游局、省侨办、省侨联和省客家研究联谊会共同主办,以“永恒血脉、石壁情缘”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在宁化县隆重举行。
近3000名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
-
“两岸媒体追寻客家迁徙路”采访团抵清流
-
作者:魏永富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10月 15日下午,“再聚原乡――两岸媒体追寻客家迁徙路”系列采访活动报导团抵达清流,深入清流灵台山客家文化城、赖坊马氏宗祠、清流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森源兰惠、台商之家、花卉市场等地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采访。
此次活动是海峡两岸媒体继2009年“重走客家迁台路”之后,再次联合对客家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