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272)
报纸(4224)
学位论文(838)
图书(715)
视频(200)
会议论文(184)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272)
报纸 (4224)
学位论文 (838)
图书 (715)
视频 (200)
会议论文 (184)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03)
2014(5411)
2012(945)
2011(903)
2010(731)
2008(398)
2004(59)
2002(24)
2001(17)
2000(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75)
闽西日报(595)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6)
兰台世界(13)
黑龙江史志(5)
广东档案(4)
才智(2)
北京:金城出版社(1)
档案时空(1)
山西档案(1)
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多维解析
作者:唐金培  期号:第5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不卖祖宗言  由来  多维解析 
描述:客家精神及客家文化的传承创新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河洛农耕文明与赣地客家农耕文明
作者:龚国光  期号:第6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洛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地位  影响 
描述:,正是方兴未艾,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特别是198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许多中外学者发表了一篇篇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河洛文化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刊选载一些优秀论文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再论客家形成于明代
作者:杨海中  期号:第4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形成条件  明代中期 
描述:客家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客家民系的形成,需要时间与文化的积淀,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生存地域与空间,同时必须形成共同的语言、心理、生活方式与信仰,而且成为民系的自觉。判断客家是否形成,首要的是看是否具备了形成的各种条件,并有无文献及实物为证。客家是族群融合的产物,这一融合大约于明代中期完成。
论闽地客家区陈靖姑信仰存在形式与特性
作者:蔡登秋  期号:第1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客家地区  陈靖姑  信仰 
描述:,而明溪、宁化的北路陈靖姑信仰,则表现为一般性保生护幼的诉求;其中南路的夫人教信仰,还保留了浓烈的福建古代信仰巫文化,并且与民间的小戏表演融合为一体,尤其是傀儡戏对夫人教的影响(或对闾山教的依托);但无论如何,客家人的陈靖姑信仰附有很强的神秘性、娱乐性和诉愿性的文化功能。
南朝“地下”流民社会与客家形成初探:兼谈客家形成过程中的“
作者:崔振俭 戴吉强  期号:第2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朝  “地下”流民社会  客家形成 
描述: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大批北方下层百姓南下,成为南朝地下流民的主体。他们在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中,形成汉民族中一个全新的支系——客家人。而这些客家民系带有光州固始的符号意义。
南朝“地下”流民社会与客家形成初探
作者:崔振俭 戴吉强  期号:第2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朝  “地下”流民社会  客家形成 
描述: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大批北方下层百姓南下,成为南朝“地下”流民的主体。他们在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中,形成汉民族中一个全新的支系——客家人。而这些客家民系带有“光州固始”的符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