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学问题与客家文化研究——从民间文化研究的普同性与线性视
-
作者:刘晓春
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民俗学 客家文化 普同性 地方性
-
描述:文明、乡村/都市等二元对立观念作为研究的支配逻辑。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民众以自己的逻辑——地方性的知识——整合了他们关于现代化以及世界体系的经验。本文从客家研究的历史梳理出发,反思客家研究的普
-
客家歌謠在六堆地區國民小學班級與社團音樂教學之個案研究
-
作者:林韻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歌謠教學 六堆地區 個案研究
-
描述:字,及有效的譯音輔助系統。二、 為了提昇學生學習客家歌謠的興趣與能力,教師可將歌謠的曲調,移到較舒適的歌唱音域,或以樂器演奏及欣賞活動等形式來進行教學。三、 雖然在團體歌謠教學中,常需以省略裝飾音
-
[2003-01-14] 副刊釆風.百家廊:客家的教育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學」近年成為一門不僅客籍人士,也是不少學者熱衷探究的學問。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星光管理學院文化研究所對此有各專題研究頗具成績。客家族群能夠屹立於族群之林,並拓展壯大,有俗語的「客家佔地主」之說,即所到之處,客家人能落地生根,像清朝學者龍啟瑞撰寫的《粵西團練輯略序》所說,常常「
-
深圳最早的客家围堡
-
作者:贾少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建筑既是凝固的历史,也是凝固的艺术,如今仍矗立在坑梓的46座客家围堡,就是坑梓当年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无字纪念碑。它们是当年客民经济实力、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记录……$$如果有人问你,深圳的客家围屋哪里最多?第一座客家围屋在哪里?你可能想不到,答案就是坑梓。$$据长期从事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圳大学张卫东
-
[2003-10-05] 客家聚集地——赤泥坪村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赤泥坪村位於沙田中文大學毗鄰的谷地,大概是因其赤紅色的泥土而得名,該村絕大多數原居民都姓邱,都是客家人,其祖先是二百多年前由廣東省博羅縣遷來。而原居於該村的村民僅有四家不是邱姓,他們分別姓文、駱、關及聶。
據《河南堂邱氏族譜》所載:「博羅移安,兩百餘年。」「十九世祖諱祖發公……世族分移到新安麻雀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