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17)
期刊(967)
学位论文(306)
图书(95)
会议论文(50)
视频(2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17)
期刊 (967)
学位论文 (306)
图书 (95)
会议论文 (50)
视频 (25)
按年份分组
2014(1250)
2013(326)
2012(382)
2011(356)
2010(306)
2007(61)
2005(17)
2002(1)
1996(4)
按来源分组
其它(352)
华中建筑(1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4)
中华民居(10)
室内设计与装修(6)
城乡建设(3)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
安徽文学(下半月)(1)
四川建筑(1)
中国质量万里行(1)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昨晚深圳音乐厅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徐松兰)24日晚,深圳献礼国庆60周年的原创音乐作品《交响山歌·客家新韵》在深圳音乐厅上演,充满民俗风味的深圳客家山歌的优美旋律在深圳音乐厅内回荡。古老的客家山歌被深圳交响乐团以交响乐的形式赋予了新的魅力,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为浓情、最为放达也最为卓越
首批60名“客家大嫂”来深当保姆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何泳)昨天下午,在中家政职业技术学校里,60名 “客家大嫂”参加了就业典礼。据了解,“客家大嫂”是由梅州市政府部门出资,联手深圳中家、华佣家政公司共同打造的广东省首个家政劳务品牌。 昨天下午,在中家政职业技术学校里,在梅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的带领下,60名 “客家大嫂”参加了
客家土楼 泥土夯成的世界遗产
作者:许志伟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天井是土楼重要的公共设施,娱乐、交流、重大活动都在天井里进行 余晖中的客家土楼 关上沉重的木门,土楼便是一处私秘的空间,拒绝陌生,不容侵犯。它外表拙朴,但功能却不简陋,似一座微缩的城池 “五朵金花”———土楼的招牌,田螺坑土楼群 土楼人家 客家人的古老城堡———土楼 文/图 
“七夕”去滨江公园鹊桥交友 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即将开启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林 旭)为弘扬客家精神、展示浓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社科联特联合主办以汇演、展览、论坛等多种形式为主的“惠州市客家文化系列活动”。作为此次活动重要内容的惠州首届“缘定七夕”鹊桥交友万人相亲大会,将于8月26日正式拉开序幕。 本次相亲大会由《今日惠州网》、
10余经典客家山歌渔歌再现舞台《悠悠东江情》展示我市改革开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 日前,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圆满结束,评出戏剧、影视、广播剧、歌曲、图书等5大类共23件获奖作品,代表了近两年来我市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其中《悠悠东江情》等18件作品入选优秀作品奖,《我是客家人》等5件入选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的作品被评为市 “五个一工程”特别奖。本
合唱歌曲唱出惠州新风貌《南国丽城好风光》借鉴客家山歌元素,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哎呀嘞……南国丽城好风光,左揽西湖右东江,苏堤雁塔飞白鹭,荔红稻熟梅菜香……”由丘金贝、李彦作词,李彦、罗钢琴作曲的歌曲《南国丽城好风光》日前被评为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 既咏叹惠州人文历史,也赞美惠州发展成就 “这是一首借鉴客家山歌旋律创作的合唱歌曲,共分为
《土楼回响》响彻北美 《福建土楼•客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 诚毅) 北京时间10月2日-16日,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立华和著名指挥家、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郑小瑛教授率厦门爱乐乐团赴北美洲进行“土楼东行”访问演出。福建土楼模型被选为厦门爱乐乐团此行的官方礼品,《福建土楼?客家永定》宣传专版入编访问演出的节目单,并在演出 现场作图片展览。 今年是
福建土楼 客家永定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福建省永定县是世界闻名的土楼之都,分布全县的2万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土楼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去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根在永定 福建土楼涉及二市三县,但源于哪
八旬翁出书魏巍题书名 志愿军战士徐平自编客家山歌集《徐平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徐平老人欣然在《徐平民歌集》上题字赠记者。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已故作家巍巍为徐平老人题写的书名。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徐平老人说:他的嗓子一直没有闲过,每天都要拿着快板和老伴一起唱上几首自编的客家山歌。 郑飞写道:“我想徐平同志是很幸运的,在千千万万的老志愿军战士中,他的作品竟能得到魏巍
陶晓俊和客家服饰“大观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谢东琳 10月13日,撩开密密如织的雨帘,记者踏进赣南师院客家文物博物馆的大门,不禁惊呆了。虽然,在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时就对陶晓俊馆长收藏大量客家文物已有耳闻,但没想到他的藏品竟然如此之丰、之精,七大系列品种如此齐全,令人目不暇接。行走其间,如同穿越时空走进了客家人文精粹的“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