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伸―以粤东蓝屋畲族村为例
-
作者:谌华玉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 族群认同 族籍 畲族
-
描述:通过田野访谈资料再现粤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在1980年代申报民族成份变更的具体过程,展现蓝屋畲族村原有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族籍变更后畲族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展特点。
-
彰显时代 情真畅达:评当代作家陈俊年的散文
-
作者:刘育根
期号:第12期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记录 情真 形象 画面
-
描述:成长于客家山区的散文作家,虽然没有大作家的著述等身,也没有势利作家的哗众取宠,却以客家人质朴真诚向世人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特别是广东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芸芸众生的生活状态。
-
守护、传承、运用:有关客家土楼文化的思考
-
作者:张佑周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文化 守护好 传承好 运用好 文化生态
-
描述:面对现代化进程的急促脚步所带来的包括客家社会传统聚居形式生活模式乃至生活习俗在内的方方面面的改变,如何保护、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已经成为客家人以及客家学研究者急需回答的问题。笔者以为应在观念和意识、行动和措施诸方面下足功夫。
-
“客商”企业家精神研究:以张振勋为个案
-
作者:刘家明 魏明枢
期号:第7期
来源:企业活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商” 张振勋 企业家精神 “客商”企业文化
-
描述:客家研究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从客家研究到客商研究,再到客商企业文化研究,进而研究客商企业家精神。客商典型代表张振勋具有创新与开拓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等企业家精神的共性,其特色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爱国爱乡的精神。
-
客家围屋:2010年广东省运会主会场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
-
作者:商宏 刘晓英
期号:第8期
来源:建筑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体育场 体育建筑 客家 围屋 惠州市 强身健体 转变过程 逐步回归 城市 田径比赛
-
描述:1项目背景伴随着2008年奥运会、2009年全运会的圆满落幕,当代中国体育建筑的建设正在经历着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的转变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体育建筑的事件性和娱乐性也将逐步回归到社会大众对强身健体的本质诉
-
将“客家体育”引入学校体育的意义及其模式构思
-
作者:吴玉华 张庆红 罗梦龙
期号:第15期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校体育教学 课内外一体化 课外体育活动 客家 体育课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结构 健康第一 主要任务
-
描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体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不断扩大,体育课的任务与目标要求越来越
-
客家社区的传统建构与文化抗争-以粤东钟姓护祠事件为例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拆迁 护祠 传统建构 文化抗争
-
描述:经历了一个构建和创造、再造的过程,并促使地方社会文化变化发展,传统文化在“无意识地传承”的同时又被“有意识地创造”。面对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和扩张,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中断,而是继续作用,甚至在许多层面强大和复兴。
-
村落、建筑与记忆:赣南下村的历史叙事
-
作者:李晓方
期号:第3期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体记忆 太平军 社会记忆 村落 长毛 传承机制 空间形式 乡村社会 话语体系 赣南
-
描述:作为空间形式的村落与建筑,无不承载着历史与回忆。它穿越时间和代际,传递出民众的生活经验。通过这一特殊的空间载体,去触摸逝去的历史和集体记忆的传承机制,实乃洞察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一个新视角。这一研究旨趣在西方史学界颇具市场,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社会记忆的史学理论。
-
明清柳州“城—郭”民族空间的分布与演化
-
作者:何丽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空间 城 郭 马平县
-
描述:主体、各民族融合的社会结构,其中广东客家移民因具有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适应了清初马平县的民族对立,推进了移民与土著的文化融合,其客家民居反映了清中叶以来客家人为主的外来移民与土著民族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印记。
-
炎黄文化与海外客家名人
-
作者:张永和
期号:第3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黄文化 胡文虎 客家人 炎黄子孙 海外 共和国 民主共和 华盛顿 体制 现代化建设事业
-
描述:客家人远离故土,迁徙海外,念念不忘炎黄先祖的开拓精神,坚持以炎黄文化构建共和体制,发展商业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如同东方巨龙腾飞在五洲四海。罗芳伯、胡文虎是其中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