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08)
期刊(1039)
学位论文(306)
图书(39)
视频(37)
会议论文(3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08)
期刊 (1039)
学位论文 (306)
图书 (39)
视频 (37)
会议论文 (31)
按年份分组
2014(1289)
2013(344)
2012(358)
2011(342)
2010(315)
2009(130)
2007(78)
2006(46)
2005(21)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4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4)
农业考古(12)
客家文博(6)
美术大观(4)
环境(3)
戏剧文学(1)
第六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1)
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客家好滋味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Magazine ●食客传经 三味猪肚鸡 主要原料:猪肚、走地鸡 汤底对猪肚鸡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好来屋猪肚鸡的出品上乘,汤底更是功不可没。这里的汤底选用筒子骨、鸡架细火慢熬,熬出来的高汤色泽乳白诱人,且营养价值极高。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的高汤没有用淡奶调味调色,味道鲜而不腻、清爽
看土楼之都 赏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遗产,人间奇迹。一时,海内外名流学者,商家旅团以及高人韵士接踵而来。他们吃在土楼,看在土楼,住在土楼。一个个乐在其中,留连忘返。也有不少文人墨客,还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墨迹。请看本报曾经载过的一首诗吧:“土楼风景冠千秋,艺纳群科汇海流;五彩缤纷仙世界,宜居宜赏宜优游。”土楼真有如此神奇
巧手剪出客家文化的精彩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郑汉明 这是一个中等身体的女人,圆圆的脸上总是露出纯朴的笑,一对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说话声音甜润,两只手喜欢轻轻比划着,特别惹人注目。她就是宁都县旅游局干部曾晓梅。 说起曾晓梅这双手,那可是精巧着呢。纤纤小手,细细嫩嫩,握一把剪刀,随便拿一张纸,片刻之间,那纸便一下变成蝴蝶,或是蜻蜒,或是
大山深处暗藏客家民居“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图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朱迪光、饶延志、何碧帆 记者昨从梅县文化广电局获悉,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嘉应学院师生的帮助下,地处梅县水车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村——茶山村,被作为梅州市唯一一个具备“广东历史文化名村”评审条件的自然村,向省申报“广东历史文化名村”。目前申报材料已通过梅县建设和文
大山深藏客家民居“博物馆” 梅县水车镇茶山村申报“广东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昨日获悉,地处梅县水车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村——茶山村,被作为梅州市唯一一个具备“广东历史文化名村”评审条件的自然村,向广东省申报“广东历史文化名村”。 深藏山中鲜为人知 环抱
陆河 清秀客家女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森林中的石子路爬满青苔。陆河的风景清新秀丽,宛如一位客家小家碧玉。 桫椤 行者:妮妮,媒体工作者 我常常受旅游广告或者旅行社的“诱骗”,去了一些景点,发现不过尔尔,就生气非常。周末,反倒是被朋友“拐骗”到了陆河,才发现这是一片极妙的旅游去处。置身于此,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宁静的力量。名不见经
客家古戏台与古戏联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爱看戏。过去,戏剧演出便是客家人最主要的文化生活,甚至于私人请戏班演戏,成了某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在许多地方都建有固定的戏台,这些古戏台,都贴有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戏联。如上杭中都“千年台”就贴着清光绪年间文人何金甫撰的对联:千万英雄豪杰扭转乾坤显功绩;百十年岁周转忠孝贞节蔚成风。 永
世遗客家土楼催热永定对台交流 引导宗亲寻根谒祖 吸引
作者:卢基莹 何雪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永定县紧紧抓住两岸周末包机直航的开通机遇,以客家土楼成功申报“世遗”为契机,在旅游及经贸合作上强势出击并广泛开展对台交流合作。 以“申遗”成功为契机,该县除邀请了省内外40多家媒体外,还特意邀请了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单位来土楼考察踩线, 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推介,唱响土楼、唱响客家,让土
“在广州买了间能住十几人的新房” ——— 外来女婿牛气
作者:程颖仪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新新人类 年前,回乡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得知班长春晖先拔头筹,抱得美人归,注册登记了。不仅如此,还跻身“有房一族”。在寸土尺金的广州城当业主,还是个三十未到的外乡人呢,此等美事直教旁人艳羡不已。而他号称新房可是“能住10来人都没问题”。牛死了。 追溯春晖的情路历史,可谓有惊无险,大难不死必
唱响“摇篮曲”,打造中国客家名城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傅亮 赣州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赣州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纯正的客家语言、传统的客家民俗、浓郁的客家风情、深厚的客家文化艺术,是深入开展客家研究、弘扬客家精神、探索客家奥秘的理想之地。笔者认为,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应该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客家摇篮”的文化资源优势,将赣州打造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