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62)
报纸(1681)
学位论文(357)
图书(259)
会议论文(70)
视频(6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762)
报纸 (1681)
学位论文 (357)
图书 (259)
会议论文 (70)
视频 (63)
按年份分组
2014(2088)
2013(313)
2011(389)
2010(313)
2009(158)
2008(159)
2007(96)
2006(66)
2004(34)
2003(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538)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95)
龙岩师专学报(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4)
中国经济史研究(3)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1)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学术交流(1)
北京:华龄出版社(1)
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创新
作者:王婷 徐灵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艺术风格  传承与创新 
描述: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本文重点探讨了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风格,提出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与创新赣南采荼戏的思路与对策.
闯荡香港的客家人
作者:刘加洪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港  曾宪梓  辛亥革命  “一国两制”  香港经济  纺织业  粤东客家  爱国人士  罗香林  艰苦创业 
描述:文章认为,客家人进入香港地区可分为四个时期。他们进入香港后大都经历了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并对香港经济、政治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旅港客家人的功绩彪炳史册,光照后人。
惠州客家风尚特征及其形成
作者:温哲君  期号:第1期 来源: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惠州  客家  风尚  特征 
描述:本文试析惠州客家人秉性,从民族传统、地理环境及地方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状况诸因素,探讨惠州客家风尚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过程,阐明惠州客家风尚产生于明清,完善于近代历史时期。
超越儒道互补:开拓创生的文化品格:程贤章长篇小说《围龙》启
作者:傅金艳 章晓琴  期号:第1期 来源: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旋律  文化品格  客家 
描述:本文从程贤章的长篇小说着手,以人为本,由客家人开拓创生的文化品格揭示今天广东文化、经济崛起的文化底蕴。文章指出,广东文学创作的内在精神与整个大陆主流意识形成的内在精神-脉相承:超越儒道互补,勇于开拓创生。
交融与嬗变:曲江县群星客家民俗考察
作者:沈涌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粤北  民系  田野考察 
描述:曲江群星民俗的形成与流变说明,粤北的客家人能较好地与别的民系相处,其民俗具有很明显的兼容性、吸纳性;在现代,影响民俗的因素,更多的是来自政治、经济
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兼论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缘由
作者:谢永昌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梅县话  主体  融合 
描述:客方言是汉语的一支。客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 ,是自然形成的。中外历史上 ,任何一个“中心”、“代表” ,都是由于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影响力造成的 ,而且必须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丽恒脐橙俏“走”北京
作者:胡瑞忠  期号:第Z2期 来源:现代乡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脐橙  广州市  企业  市场 
描述:农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赣州脐橙走出赣州,走向广州,走向全国,起到表率作用。刘总本人也受到赣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梅州创新“客家文化”
作者:刘延英 凌峰  期号:第23期 来源:瞭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梅州  创新  市场经济  文化积淀  打造 
描述:曾几何时,“梅州文化冠岭南”。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重文轻商的梅州人无可奈何地失落了。如今,梅州人开始从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寻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创新客家文化,打造“世界客都”的大幕就此拉开。
允许与严禁:闽粤地方对妇女出洋的反应(1860-1949年)
作者:范若兰  期号:第3期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出洋  宗族  闽粤 
描述:是自愿出洋谋生或留学的妇女。闽粤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宗族和家庭对不同身份妇女出洋反应不一 ,并采取了不同的防范措施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不同伦理观念和经济利益的趋动下 ,闽粤地方对妇女出洋的推动或限制。
论宁都“文乡诗国”的成因机制
作者:钟俊昆 蔡森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都  文乡诗国  成因 
描述:自古宁都有“士尚古文”和“文乡诗国”之誉,历代人才辈出,可谓钟灵毓秀,人文蔚起。“文乡诗国”的成因离不开宁都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古朴自然的民风,更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相互作用。宁都文乡诗国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