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南客家民居探议
作者:陈睿  期号:第4期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厅屋组合式  围屋 
描述:本文就赣南客家民居的类型作了详细的概述,同时针对赣南围屋的特点作了分析,并与闽、粤一带的围屋做了比较,从中可以了解赣南客家民居所反映出赣南客家文化风情、风韵和风采。
浅谈赣南客家历史街区形象设计
作者:刘玉宝 刘现鹏  期号:第4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客家文化  城市形象 
描述: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赣州的历史街区现状的分析,论述赣州历史街区形象设计要从空间形象、建筑形象和景观形象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指出了当代赣南城市街区设计要延续历史文脉,把赣南客家文化融入于城市形象设计当中。
我画赣南老俵
作者:张启锋  期号:第5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文化  艰苦奋斗  客家精神  客家人  江西人 
描述:教学工作。20年来,利用教学之余,潜心于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在水墨人物创作实践中走过了漫长的路程。起初我专注于赣南苏区红军题材,画了几年革命历史画,而后又把视角转向都市题材,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水墨实践探索,但都未找到艺术感觉,成效甚微。曾几何时,面对画纸,提起画笔,苦思冥想,头脑空空,不知所措,常常为之困惑、苦闷、急躁,不知路在何方,在艺术上一度陷入迷茫。
刍议赣南客家葬俗
作者:黄诗结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丧葬礼俗  办丧事  殡葬改革  追悼会  地方基本建设计划  死者  孝子  丧葬改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描述:刍议赣南客家葬俗黄诗结葬礼,是赣南客家人生活中诞生礼、成年礼、婚礼的四大仪礼之一。葬礼,俗称“办丧事”,先民称之“凶事”、“凶礼”。它是客家人最后一项“仪礼”。是亲属、邻里、友好进行哀悼、纪念、评价死者的仪式。同时,又是殓殡祭奠死者的礼节。文献说“以...
赣南农村聚落名研究
作者:温珍琴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农村  聚落名  客家 
描述:地名是特定的地域之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系或民族地名的冠名方式及文化内涵有不同的特色。赣南地处江西南部,居民大部分为客家人。本文主要探讨赣南农村聚落名的用词情况及其特征,旨在揭示这一区域农村聚落名的文化内涵。
游荡闽粤探寻客家大本营
作者:贺泽劲 李继勇  期号:第5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文化 
描述:走进中国三大客家人聚集地——赣南、闽西粤东,走过号称“客家四州”的赣州,汀州,梅州和惠州,触摸客家文化的核心,打捞客家先民筚路蓝缕,跋山涉水的传奇,我们此行只有一个主题 ——客家。
从《刘子和传》看周敦颐对北宋赣南文化的影响
作者:李云彪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周敦颐  赣南  文化  北宋  谢重光  周建华  学者 
描述:关于周敦颐对赣南文化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如谢重光、周建华等学者都对此进行探讨过。本文试图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刘子和传》中有关赣南的部分为参佐,重新探讨周敦颐对北宋赣南文化的影响。
刍议明中叶南畲民的去“蛮”化“新”:以王阳明治“南之乱
作者:蓝希瑜 廖莉  期号:第9期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中叶  畲民  王阳明  南赣之乱  去“蛮”化“新” 
描述:阳明的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密切相关.正是上述“举措”,南畲民得以去蛮化,由早期的“梗化”、“顽民”渐渐向化一新,族性潜隐,直至民族识别.然而,以往对明中叶南之乱的研究学人多从客家视角进行解读,缺乏一个从襱(畲)民主位视角的观瞻.
浅谈赣南采茶舞中的“矮子步”
作者:黄文华 曾蓉萍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赣南采茶舞  赣南民间舞  矮子步 
描述:赣南是客家先民的主要聚集地、中转站和客家民系的主要孕育地。生机盎然的赣南民间舞便是这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绚丽折光。丑中见美的矮子步为赣南民间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了解和掌握赣南采茶舞中"矮子步"的形成及风格特点,对促进和发展赣南民间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赣南在客家产生中的双重角色
作者:万芳珍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客家  民族历史 
描述:唐中叶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闽粤三省交界地(以下简称交界地)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开发从赣南方面(明清两代包括赣州府、南安府及清代乾隆年间从赣州府分出的宁都直隶州)汉时已设县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赣县、于都及其隶属地兴国、宁都、石城等县开始,沿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