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057)
期刊(1995)
学位论文(543)
图书(235)
视频(72)
会议论文(63)
人物(1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057)
期刊 (1995)
学位论文 (543)
图书 (235)
视频 (72)
会议论文 (63)
人物 (15)
按年份分组
2015(72)
2014(2622)
2013(614)
2012(648)
2011(612)
2010(524)
2009(255)
2008(271)
2007(140)
2005(28)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828)
其它(727)
客家研究辑刊(154)
嘉应学院学报(5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56)
深圳侨报(50)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4)
人民之声(3)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
宋湘书艺浅论
作者:朱万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湘  书法艺术  梅州市  行草  书风 
描述:康有为《广艺舟双辑》云:“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昴;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①尊董推赵,均为贴学。康雍乾嘉年间,广东书坛也承全国帖学中兴之势,出现一批杰出的书法家,宋湘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瘅疠、动乱和口迁移对宋代赣南的影响
作者:李云彪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宋代  迁移  动乱  石城 
描述:今天的赣南,涵盖了宋代的虔州府和南安军,共辖13县。以虔州城为中心,中部包括赣县和雩都2县,北部包括兴国、虔化和石城3县,东部包括瑞金和会昌2县,南部包括安远、虔南和信丰3县,西部包括南康、上犹和大庾3县。
番子湖客家村近50年来的环境社会变迁
作者:温绍炳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客家人  环境  农业社会  生活习性  小农经营  工业社会  经济活动  地形地貌  谋生方式 
描述:型态,现在正在全世界某些地方以不同方式再现。包括有形的地形地貌改变,新兴建筑物出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民的生活习性与谋生方式的变化,都是值得大家回味与思考,也是值得客家人对于这种改变的评判。仅与记下当作大家参考。[第一段]
踩高跷:在族群性和族群边界之间:评《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
作者:许韶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族群边界  族群性  汉族  华南  高跷  民族学  人类学 
描述:一、一本客家研究的新书 濑川昌久先生的著作——《客家:华南汉族的族群性及其边界》(以下简称《客家》)中文版新近问世,无论是对民族学、人类学略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有志于客家研究的学者
“百岁大学校长”
作者:林运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学校长  王越  中山大学  文理学院  接管工作  广东省  兴宁市  系主任 
描述:越(1903-2011)原名锦奎,字士略。广东省兴宁市人。曾任中山大学、广东文理学院、湖南蓝田师院等教授、系主任;解放后作为军管会联络小组副组长,参与中大接管工作,随后任中大教务长。
梅州客属地区的水客与侨批业述略
作者:夏水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客  侨批业  梅州市  客属地区  客家文化 
描述:侨批是指海外华人华侨寄回国内的简短家书和汇款,经营这一行业的民营机构就称为侨批局;水客是替海外华人华侨带钱带物的个体从业者,其产生的时间要早于侨批局,批局是在水客业的基础上发展而产生的。侨批是侨乡特有的事物,近年来,随着大量的侨批实物的被发现,使得这一侨乡特有的文化现象引起学界的兴趣,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以现代移民城市深圳为例
作者:杨宏海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移民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  现代  传承  客家文化  兴国山歌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文化,具有文学、历史学、音韵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2005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梅州客家山歌”与江西“兴国山歌”名列其中,两者同属客家山歌。
赣闽粤“大峡谷”修成客家人七尺金身
作者:胡殿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大峡谷  80年代  联谊会  世界  祖地 
描述:2006年11月底,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台北举行。这是自从1921年9月,香港“世界客属第一届恳亲大会”召开以来的第21次恳亲会。1980年代以后,恳亲会曾在大陆客家祖地的梅州、龙岩和赣州先后举行。自此,在客家人比较集中的地方,纷纷组织起客家联谊会,创办研究客家问题的刊物或网络,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客家”称谓之始与永安社会:以屈大均《永安县次志》为中心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屈大均  安县  社会  永安  称谓  名称由来 
描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房学嘉、谢重光、陈支平等诸多学者对早年前辈学者罗香林等人对“客家”的解释提出了质疑,推动了客家研究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对于“客家”名称由来的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影响较大的看法有中原移民说、作客说、非汉族说、畲族混血说。
论赣南在客家产生中的双重角色
作者:万芳珍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客家  民族历史 
描述:唐中叶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闽粤赣三省交界地(以下简称交界地)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开发从赣南方面(明清两代包括赣州府、南安府及清代乾隆年间从赣州府分出的宁都直隶州)汉时已设县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赣县、于都及其隶属地兴国、宁都、石城等县开始,沿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