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碧红在客家山歌“双工程”挂牌仪式上强调 传承客家山歌 服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严海苑见习记者刘琪欣)昨日上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碧红为客家山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挂牌揭幕,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市文化馆、市艺术学校等单位负责人和“双工程”学员参加了活动。
客家山歌“双工程”的挂牌,标志着我市客家山歌的传承、创新与普及翻开了新
-
蕴藉乡土资源 传承客家美学 ——嘉应学院美术学院郑杰教授的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郑杰,嘉应学院美术学院教授,1990年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5年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专研水彩人物,系嘉应学院美术学院创始人之一、广东省高等师范美术专业教材编委会委员,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举办过三次个人画展。其作品《农闲时》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新人新作展》,《今年又是丰收年》入
-
挖掘闽西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 我市召开首届海峡客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莫志强) 昨日下午,我市召开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点评会。市委副书记陈建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委书记杜乔元主持会议。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陈建寿指出,首 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得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
-
南方版的《乡村爱情故事》 《客家土楼的春天》: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珍贵遗产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于2010年春节在永定土楼考察时
-
梅州客家先祖何以称“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众所周知,汉族人的命名是由姓氏与名字组成的,而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命名理应如此。但在宋末、元朝直至明初的一百多年里,梅州、闽西的客家先祖却有用“郎”名相称的。如李姓,其在福建上杭的火德公三个儿子的名字为: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三三郎生子有三:四五郎、四六郎、四八郎。兴宁《曾氏族谱》载:“宋末
-
丘 峰:构建大客家旅游文化长廊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物简介:丘峰,广东梅县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广东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上海客家联谊会会长。
众所周知,开发山区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事业,是梅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要发展梅州旅游事业,就要在“大客家
-
新客家尽孝怎一个累字了得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孔雀东南飞。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这片热土吸引了大批外地人才,他们扎根成为“新客家”。如今,这批“新客家”很多已步入中年,家乡父母更是垂垂老矣。说起思亲之苦,他们有道不尽的感触……
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节
儿童节
父亲节
特别报道
我们的“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节-儿童节-父亲节特别报
-
梅州的客家梯田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的客家梯田最早出现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梯田文化遍布并随客家外迁而扩展显然是在明清之际。明清时期,梯田作为梅州客家文化的一个特质成为梅州客家山区最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被记入地方文献中。
正如一首客家山歌所唱:客家山区多梯田,层层叠叠叠上天;云间添上泥砖屋,再搭草棚傍溪边。
梯田因其主要
-
朱泽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 建设富有客家特色的宜居家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宋健军)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泽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重点研究《中共梅州市委办公室、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等议题。朱泽君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强化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切实抓好城乡规划建设,共同建设富有客家特色的宜居家园。
市委
上页
1
2
3
...
9
10
11
...
30
31
3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