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50)
期刊(1063)
学位论文(413)
视频(55)
图书(34)
会议论文(29)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050)
期刊 (1063)
学位论文 (413)
视频 (55)
图书 (34)
会议论文 (29)
按年份分组
2015(55)
2014(1458)
2013(449)
2012(454)
2011(374)
2009(185)
2007(83)
2006(48)
2004(20)
按来源分组
福建乡土(5)
北京档案(4)
科学与文化(2)
客家(2)
安全与健康(2)
诗潮(1)
中国西部科技(1)
文化月刊(下旬刊)(1)
市场周刊(1)
歌曲(1)
上千客家藏品 落户大万世居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 刘延春 通讯员 阿萍)因在改革开放后作为出租用途,有200余岁“高龄”的龙岗大万世居一度遭到破坏,不少客家生活用品也随之消失。日前梁小玲客家民俗收藏馆在大万世居里开张,使得此客家老围“恢复了元气”。 身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万世居,为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建筑,占地15000平方米
增城展出客家百米历史长卷画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郑佳欣通讯员/邱远祥)记者昨日从增城市获悉,从即日起至8月5日,长达123米的《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巨幅国画长卷在增城市增城广场展出。据介绍,增城是珠三角客家人聚居较多的地区,最早迁入是在南汉大有七年(公元934年),距今约1070余年。增城市有关领导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激发文化界
侨乡东莞建客家民俗村 华侨博物馆为最大工程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山水环绕间碉楼林立,鸡犬相闻处男耕女织,放眼一派客家田园风光……这将是广东东莞市凤岗镇“客家村”日后的风景。凤岗镇政府14日透露,凤岗镇将建设东莞首个客家民俗文化村,预计2010年前建成开放,总投资将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目前正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设计规划。 中新社报道,规划中的客家民俗
我市两个节目代表福建省参赛 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
作者:钟德彪 何志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广东省文联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于9月19日―21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由龙岩市文联、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客家风情群舞《土楼谜》和客家山歌四重唱《风吹竹叶》两个节目被选为代表福建省的参赛节目 。 客家风情群舞《土楼
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隆重开幕 王志珍
作者:陈发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开幕式盛况。李永安 摄 文化节开幕仪式启动。王毅 摄 本报讯  昨日,永定县湖坑镇振成楼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沉浸在福建(永定)土楼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欢庆喜悦气氛之中。由龙岩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旅游局主办,永定县人民政府、福建省文物局、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
客家义民祭 千人挑担奉饭 马英九全程客语致词 老外也来“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义民祭典上,客家人挑着担子,内装寿桃、水果、粉丝等五花八门的供品。中央社 【本报综合报道】11日、12日,台北“国父纪念馆”北侧原松山烟厂旧址的场地上热闹非凡,台北客家狂欢节——2008台北客家义民嘉年华活动,成为这个周末的亮点。 台北“中时电子报”报道,为了展现客家人的传统精神,
横河八旬客家山歌王渴望再登台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培青边编筐边唱歌,昔日客家山歌王风采依稀可见。 本报记者温舒 摄 在博罗县横河办事处,有位爱唱歌的老人刘培青。他的山歌张口就来,歌声响亮清脆,韵味绵长,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他被当地人称为客家山歌王。 近日,记者来到刘培青家中,一间光线不足的房间内,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正在编筐。
弹丸之地常牵深港浓情 盐田区沙栏吓村与香港为邻,客家民风数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976年,沙栏吓村青年女民兵在村口放哨。吴天其供图 沙栏吓村民在海上围网捕鱼。吴天其供图 我没有看过地理沙盘上的沙栏吓村,常住盐田的很多人都说没看过。这个只有0.05平方公里的自然村,也许从来没在稍微正式的地图上被放大或细描过。弹丸式的毫不起眼,却一点也不影响我这样的外乡人对它的好奇。
男人都爱客家女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女人综述 在网络上搜索“客家女性”,找到的学术资料比任何一个地区的“女性”都要多。客家女性,是客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标志性的特征。 综述 客家妇女,最被称赞的女性 1890年,英国人爱德尔在他的《中国访问记录》中这样写到:“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
廖志华:热心传播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肖大庆 吃过晚饭,随朋友一起到龙南县城龙翔广场旁一家名为“华夏茶府”的店里品功夫茶。寒暄过后,店主双手递过来一张红、黑、白三色相间的折叠式名片,令人耳目一新。接过,两行字入眼:龙南华夏广告装饰公司,廖志华总经理。打开名片,一首“华夏三字经”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不禁念出声来:“华夏人/立大志/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