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华诗歌研究
-
作者:陈淑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华文学 华文文学 诗歌主题
-
描述:学。 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泰华新文学就已部分本土文化,至50 年代起,随着中国侨民政策的变化,泰华新文学逐步实现完全本土化 转向。80 余年来,大多数泰华作家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及80 年代至今的两个文学发展阶段,泰华文 坛出现过现代主义,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80 年代后的泰华诗歌 语言日益丰富、规范,并从词汇、内涵、风格等方面展示出自己的特 色。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文化学、美学、 语言学等方法,从以下几个层面论述泰华诗歌的主题,通过对泰华作 家的文化意蕴以及他们的作品的研究一探泰华诗歌的艺术风格。 首先,泰华诗人重故乡、重爱情亲情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讴歌人情美,流露出思乡和文化传承的 感情。其次,泰华诗人是在佛教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与影 响中形成发展的。 第三,谈泰华诗歌中的新词汇与语法的特点、韵律美感,探讨泰 华诗歌反映泰国华人的社会、社会黑暗、下层人民生活。展现泰国华 侨华人及当地人民的生活、性格和情感思想。
-
永定华封楼的内部管理与客家聚居的属性
-
作者:江椿福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永定县高头乡高东村的华封楼是一座方形楼,笔者曾在这座土楼生活10多年,本文着重记述抗战时期这座土楼的内部管理,从中分析客家聚居的属性。
-
客家民居门楼装饰的艺术
-
作者:熊青珍
期号:第16期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门楼 造型 色彩 民俗 特征
-
描述:本文认为客家民居门楼装饰艺术中赋予了客家人较强的精神意味和审美情趣,从门楼的命名、造型、色彩等诸多方面体现着其特有的审美特征。
-
林日耕:土楼里的“专家导游”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导游 专家 旅游事业 政协委员 振成楼 普通话 龙岩市
-
描述:爱土楼,他就是龙岩市政协委员——林日耕。
-
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
-
作者:李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遵宪 文学地位 《人境庐诗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饮冰室诗话》
-
描述:,推助了黄诗热。1920、1930 年代黄诗研究热潮,固然是梁启超和胡适的影响汇集而导致的,反映出黄遵宪得到新派旧派两方的赞颂,但是政治情势,“国难日深,国亡有日”的关头,《人境庐诗草》中大量的感事诗作有救亡之助,也有力地推助了黄诗的刊布和研究热潮。
-
客家风情歌舞剧《月照围楼》春节播出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郑丽虹)去年“创意12月”期间在保利剧院连演三场并被评为深圳市文联2009年度最佳创新奖的客家风情歌舞剧《月照围楼》,将于本周日和大年初三的下午4点在深圳公共频道播出。 该剧由市民协与深大师范学院共同创编,以“月亮”与“围楼”为意象,以“创新原生态”的艺术形式,通过主人公阿楼与
-
论客家文化与赣南市镇的发展及近代转型:以筠门岭镇为例
-
作者:肖国祥
期号:第1期
来源: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赣南市镇 发展 近代转型
-
描述:文章以客家古镇筠门岭为个案,探讨客家文化与赣南市镇的发展及近代转型的关系,认为客家文化对市镇的早期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它的保守性制约了市镇的近代转型。
-
周梦诗
-
作者:周梦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周梦诗
-
港大·诗·人
-
作者:王丽琼 吴美筠 胡燕青
来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港大·诗·人
-
莱笙诗选
-
作者:莱笙
来源: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莱笙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