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马音乐鬼才范俊福病逝死于心脏病发作创作的客家流行曲曾获大奖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马音乐“鬼才”范俊福因心脏病发逝世,享年51岁。图为范俊福生前照片。资料图片
有音乐“鬼才”之称的马来西亚华裔音乐人范俊福,近日不幸病逝。他曾创作了《龙的故乡》、《黄河梦》等一系列深受当地华侨欢迎的华语歌曲,其中《客家人系有料》还在广东梅州举办的全球客家流行歌曲大赛中获得“最受
-
八旬客家山歌王 十载成书终问世 李干鸿编纂出版大岭山客家山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山歌悠悠》的出版圆了李干鸿的夙愿。本报记者 黎明通讯员 毕中林摄
本报讯 (记者 黎明 通讯员 毕中林)“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解放前,在客家人聚居的大岭山街头随处都能听到这样动听的山歌,年逾八十高龄的老人李干鸿,在对抗眼疾的同时,倾十年心血
-
客家民俗“喊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屋前多有小溪、小河或池塘。有的屋前屋后是高头高坎或山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小孩易跌。一旦小孩跌倒,多数都会着惊。晚上孩子睡在床上,心脏常一下子跳动,使小孩口说梦话:我怕!我怕!有的哇的一声惊叫起来。这种情况,我们客家人叫“孩子着吓”。
孩子“着吓”了,过去,家里的老人,主要是做
-
客家娘酒滚木耳鲜鸡汤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稀少,常有寒潮和大风天气,故特推荐一款客家娘酒滚木耳鲜鸡汤。
[材料]客家娘酒1000毫升、鲜鸡1只、
-
这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原来是客家女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实习记者侯慧妮)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科学家布莱恩·科比尔卡,原来是一位客家女婿!其妻名叫田东山,出生在马来西亚,祖籍广东梅州大埔。田东山的父亲田家增是大埔籍知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的堂兄,旅居马来西亚。近日,田家炳先生得知这一信息后,专门将有关报道剪下来送给前来探访的市外事侨
-
客家民居【建筑鉴赏】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先祖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为躲避战乱从中原南迁,前后历经两千多年。在居住环境上,客家人大都居住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了防止野兽和外敌的侵袭,客家人多数都是聚族而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围屋、土楼、碉楼、走马楼、五凤楼、四角楼等。惠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这些客家民居记录着惠州客家人
-
镶嵌在城市中心的客家围龙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城区如今已是高楼林立,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客家围龙屋镶嵌在其中,显得格外新颖,正如客家人一样的包容,这就是客家地区城市的特色:新与旧、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有机
-
客家古民居迎来“洋倩影”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埔客家古民居类型别具一格,“锁头屋”、“双堂屋”、“日字屋”、“土围楼”、“走马楼”、“前堂挂后楼屋”、“三堂两横屋”等等不一而足。在客家地区中,唯有大埔集中了围屋、圆形土楼、方形土楼三种主要客家民居形式。
近年来,大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客家古民居,正确把握城建与历史文化
-
咏客家围屋
-
作者:丁思深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炊烟缭绕客家村 彭强华/画
岭南风物百咏
□丁思深
路转峰连极目予,客家围屋比邻居。
牛耕典午烧馀地,士读嬴秦焚后书。
起落山歌穿岭树,丰肥水草跃池鱼。
前人尽道桃源好,我道桃源未必如。
岭南
风物
辞典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是粤、闽、赣地区客家民
-
客家乡村“女厨官”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傅长盛 图/文
长汀客家人重口腹之欲,称厨师为“厨官”。男人个个是厨艺好手,女人也能炒一手好菜,进得厨房,出得厅堂。
“南山镇,于松毛岭之北,长汀、连城、上杭三县之交界地带,古来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