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毽子花样多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明山
毽子的“毽”字,首部为毛。可想而知,毽子是由羽毛为主要材料制作的,故我们客家人称之为鸡毛球子。心灵手巧的客家祖先,不仅喜欢踢毽子,也擅长制作毽子,不像现如今,大家都去市场上买毽子。
毽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找来一枚古四方孔铜钱,在孔的四边用纳鞋底的钻子各钻一孔,也有均匀钻上五孔的。然后捉住
-
客家门前塘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腾 赣南乡村,有屋场就有祠堂。祠堂处在中间位置,前面没有房子,前排左右的房子与祠堂高度一样,后面的房子比祠堂高。祠堂里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养眼又醉人。祠厅多为上、中、下三厅,有的是上、下两厅,祠厅宽大,是村民聚会、商量村里大事的公共场所。祠堂建筑尽显客家文化韵味。祠堂前都有一口面积一亩左右的池塘
-
客家民间俗语拾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民俗]
客家民间俗语是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口头语言,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方言俚语等,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它凝结着客家地区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客家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性,是民间文学百花丛中姹紫嫣红的香花。它内涵丰富、深厚,用词精炼、形象、
-
客家过年这一天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朱裕森
客家人过年一般就是指大年三十这一天。过去,在长汀的一些山区,过大年很是特别,那一整天就是弄吃的。俗话说:“一年累到头,一天吃到晚。”意思是累了整整一年三百六十天,过年这一天就必须是从早吃到晚,给大家一个完美的犒劳。
早晨一挂短小的鞭炮将孩子们吵醒,那是长辈给祖宗切茶上香的声音。母亲弄好了一大
-
龙南客家小吃珍珠汤
-
作者:徐丽芸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客家人的集散地———江西省龙南县,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客家围屋、客家服饰、客家山歌……源远流长,耐人寻味。同时,龙南的客家风味小吃也琳琅满目,令人垂涎三尺。其中客家著名小吃珍珠汤,更是香味袭人,清爽可口,而且是对人体有滋养功能的绿色食品,因此大受人们欢迎。$$珍珠汤的原料非常简单,是农村里家家户户
-
杨梅坑遇到客家兄弟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小川
从杨梅坑通往鹿嘴的这一段沿海弯道是没有路灯的,所以晚上八点半之后就黑下来了,这时候步行的、骑车的都不多了,偶尔有车路过,车灯在眼前刷地一亮,特别晃眼,但要是没有车路过,又会觉得眼前太黑。
那天是四点半左右与朋友从福田出发,六点左右到达杨梅坑的,正是夕阳最好的时候。
来时,过了
-
“成功源于客家血脉”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这四个字。客家先民迁徙到一个地方时,好的地块被人占了,客家人只能去山上,所以有山必有客,有客必有山。客家人
-
客家地区的私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远县仁居镇后山岗私塾“张家试馆”
【索隐】
客家人历来崇尚读书,视上学求知为人生头等大事,宁愿挑担、卖菜、做苦工,也要供子弟读书。特别是科举取士时代,家家都全力以赴,希望子弟能认真攻读,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当小孩子七八岁时,就要送到学馆去“破学”,意思是打破原生态蒙昧状态,开始求知求学
-
客家祠堂淌古韵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一客家古祠堂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
-
《梦里客家》不容错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彩排现场
●本报记者李少凤高讯
将于11月22日晚举行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主题晚会《梦里客家》,昨晚在演出地梅县曾宪梓体育场彩排。记者闻讯前往“探营”,获悉晚会阵容相当难得,可以说是群星荟萃,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均为梅州历届节会之最。目前已知晚会将由央视金牌主持人朱军、朱迅担纲主持,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