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客家文化节”揭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盐田区沙头角中英街新市民广场举行开幕式,继而推出一系列节庆活动,“让客家文化插上创意的翅膀”。
12月1
-
客家新农村的田园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叶增兴
一剪梅·南方春色
绿满村前映窗纱。白了梨花,红了桃花。田畴如镜水车哗。秧出新芽,人采朝霞。
姑嫂耕耘兼务家。种了西瓜,又摘枇杷。男人外出走天涯。盖了楼房,又置轻车。
——福州市·李新
李新,梅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中学毕业,于解放前夕参加了闽粤赣边纵队,成为一名游击战
-
客家农村拔火罐与刮痧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乐秋
以前由于客家人多聚居在深山,出入往来不便,加上医疗卫生事业较为落后,因此在客家人中,有人受寒、中暑或风热头痛时,除了服药打针,更多的是采用简单实用的如刮痧、拔火罐和铜钱除风等传统疗法。因为从医学角度来讲,人体中的风邪、毒气潜伏在经络中,用刮痧、拔火罐等方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毒气、风邪
-
精妙无比的客家顺口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方言]
陈政尧
客家顺口溜是流行于客家地区的一种韵文。它全用客家口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颇具诙谐、幽默感。它源于生活,充满生活情趣,深受客家人喜爱,而且广为流传。诸如——
打树头,望树根;讨老婆,望开心。
——作者将“打树头”与“讨老婆”、“望树根”与“望开心”两相比照,表现了年
-
梅县客家队主场开门红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双方球员在比赛中拼抢异常激烈。(钟小丰摄)
本报讯(记者刘奕宏)新赛季中国足球乙级联赛昨日下午拉开大幕,昨日下午,尽管下着淅沥的细雨,位于梅县新县城的曾宪梓体育场依然吸引着大批球迷进场,为我市首家职业足球队梅县客家足球队踏上征战乙级联赛之路呐喊助威。当日,梅县客家足球队在主场迎战江西盛联足球队
-
客家德比大战首度上演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晨村张少邦)明日下午梅州又将迎来一次令人期待的足球盛宴:中乙联赛第五轮梅县客家足球队迎战梅州客家足球队,将在梅县曾宪梓体育场上演一场职业联赛史上首次“客家德比大战”。
目前梅州客家队四战三胜一平,排在南区积分榜首位,而梅县客家队则以两胜一负的成绩排在第三名,因此本场比赛也是一场名副其实
-
客家二人转:下坝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邱顺淇
“山歌爱唱下坝墟,涯唔唱来你唔知。条条大路通南北,可下广东上江西。”
不久前,笔者随市作家协会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作家、文艺家们走基层,来到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商贸古镇武平县下坝乡下坝墟,终于又听到了久违的“下坝山歌”。
武平县下坝墟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开埠,完备的城市功
-
搭建交流平台 弘扬客家文化 客家首府汀州与客家文明研讨会在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黄俊 朱裕森 通讯员 陈天长) 昨日上午,由厦门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市社科联、龙岩学院客家研究中心、汀州客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客家首府汀州与客家文明研讨会在长汀召开。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刘大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杨彦杰,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王日根等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
-
(地方風味)客家芡粉餃子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賴 晨 (福建)
客家芡粉餃子
我是贛南客家人,從小就喜歡吃客家小吃,比如客家芡粉餃,它又名薯粉餃、芋子餃、芋子包。
芡粉餃就是用芋加適量番薯粉做餃子皮包,製作方法簡單,一般將個大的芋洗淨,連皮置鍋內文火煮熟,然後取出剝去芋皮,搗爛成芋泥後,加入適量番薯粉和精鹽搓揉、揑打成麵團,用擀麵杖擀
-
粵客家山歌大典發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歌反映客家文化
粵客家山歌大典發行
由廣東省文化廳出品的《廣東客家山歌大典》,日前正式出版發行。這是廣東繼《粵劇大典》、《潮劇大典》出版後的又一經典力作,歷時五年完成。
廣東省文化廳負責人表示,客家山歌源於古代中原,是中華民族音樂的一朵奇葩,伴隨着客家祖先的遷徙落戶廣東,歷經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