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六约新村: 现代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天下客】
提要:300多年前,随着清政府颁布“迁海复届”的命令,生活在福建、广东和江西山区的客家人大量迁徙到今天深圳的龙岗、宝安地区,开启了客家人在深圳的历史。300多年来,客家人在深圳这块土地上打拼,建设自己的家园。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大业相伴,随着深圳经济的腾飞,居住在这里
-
客家精神是客家文学中的亮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易小淬(广东文学院调研员)
一个地方的文学特点是跟这个地方的语言、民俗、风俗习惯等紧密相关的。像客家地区,大多属于山区,从古到今比较贫穷,但却因此非常重视文化,出了一大批文化人、名人、各行各业的领头人。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由于客家人崇文重教,非常重视读书,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眼光跟别的地方就
-
客家文学巨擘钟肇政小说英文译作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台湾客家文学巨擘钟肇政的小说英文译作,日前在“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匠心筹划下于9月出版,将赠书给海内外各大图书馆,让客家文学作品漂洋过海,跨越时空与不同读者交流,也让客家文学更加全球化。已88岁高龄的钟肇政现居住于桃园龙潭,他的《鲁冰花》、《浊流》三部曲等作品深为读者熟知与喜爱。
(
-
推动客家文学大发展大繁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少凤通讯员徐雪琴)11月3日至6日,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一行来梅考察时,希望尊重艺术规律,不断探索客家文学繁荣发展之路,为建设文化强省、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作出贡献。市委书记朱泽君,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市委常委、秘
-
《客家意象》回味“客家”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记者 易芝娜 作为广东省委宣传部和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开展的“梅州客家文化之旅”活动之一,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将于3月19日、2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上演,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展开一幅客家民俗文化风情画卷。其后,该剧还将于惠州、东莞、深圳三个城市巡演。 俗语有云:“自古山歌从口出,
-
《客家意象》主打山歌牌 这个“意象”本土制造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全国多个旅游胜地争相邀请张艺谋打造“印象”的同时,广东省委宣传部和梅州市委市政府却推出了由本土各界文化精英联袂创作的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3月1日,在广州举行的“2010梅州客家文化之旅”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这一由著名音乐人陈小奇担任总制作人的舞台力作,将于3月19日、20日登陆广州白云
-
畅观山水长卷杰作《客家山居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居图》(册页)封面
邵大箴
长卷《客家山居图》是当代中国山水画领域中一件难得的宏大而精湛的巨幅佳作。全图长50米,描绘客家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人情,由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
-
新老客家排练京剧《沙家浜》江苏的“阿庆嫂”、东北的“刁德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汤连秀(右一)和市老年大学的学员排练京剧《沙家浜》。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开栏语:包容的惠州一直秉承着“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理念,让新客家人有主人翁意识。在新客家人中,有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随子女移居惠州。老年离家,到一个新的地方
-
文学视野中的客家学术研究 ――评马卡丹新著散文
-
作者:张永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盛夏酷暑,汗流浃背。但读中央文献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马卡丹新著散文集《客家名镇客家村》,犹如一股清风拂来,令人顿感神奇、惊喜而又凉爽、舒心。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把人们感觉比较枯燥的学术研究也注入新的甜润的思维活力,让古老历史给人立体的景观和形象的解读,实在是难能可贵之作。 “是那么遥远的动乱年代,是
-
香港乡贤林峰的客家文学情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虽然居住在香港,但对家乡蕉岭却有着深深的情结,不仅经常写到家乡的山水人文,而且经常回到蕉岭,与家乡的文学界人士一起,研究文学,传播信息,推介客家文学,在香港和蕉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两地的文学发展作出不懈努力。他就是香港诗词学会会长、世界蕉岭诗书画人联谊会顾问林峰。
回乡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