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商业招牌及其变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老字号:“聚盛祥”
客家老字号:“万和”
【摭拾】
冯锡煌
作为商铺标志,区分行业经济性质和经营特点,用于招徕顾客的商业招牌,在客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明代以前的商业招牌,多用布帛制作,挂在酒坊、栈房或食宿之店,称为“酒望”、“店招”,又称为“幌子”。那时,乡村街市都
-
梅州客家黄酒蓄势待发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梅州酒业中,客家黄酒占有重要的地位。市委书记朱泽君、市长谭君铁在蕉岭一线天酒业公司调研时指出:“客家娘酒历史悠久,我们客家人已经喝了千百年,客家妇女坐月子都是喝这个酒,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能不能制订一个标准、确定一个品牌,把这个客家娘酒做强做大。”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精神,我市在大力发展白酒生产的同时
-
大力发展客家文化产业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维群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许多助推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举措。各县努力寻找特色定位,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和相关文化产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客家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许多差距与不足。十八大报告指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市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客家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又好
-
明溪客家淮山宴
-
作者:伊炳顺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近日,罗老师的好友――上世纪八十年代明溪第一位出国者胡志明,带一行5人从意大利归来。罗老师对我说周日一定要宴请这位明溪人的“功臣”。胡志明听说后,对罗老师说:“我走遍欧洲,什么名食没有吃过?我最想吃的还是家乡的土菜。”罗老师听后,找我商量如何操办。我对罗老师说:“家乡
-
让客家文化薪火相传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磊 曾艳 郭玉玲
“我们迎着朝阳,向着小康,我们满怀豪情,在假日休闲的广场,在民众聚集的地方,我们为生活谱就华章……”9月9日,在龙南县里仁镇新农民艺术团文化活动站里,一群爱好文艺表演的农民排练前必唱的团歌跟往常一样嘹亮地响起,神情跟气势一点都不亚于明星大腕们在舞台上的表演。
这个艺术团是由
-
客家文化产业整合发展路径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经济论苑】
●罗奕山
经验和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快慢高低,并非取决于区域资源禀赋程度,而取决于资源配置的效率。文化产业引领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但要成为产业,就要有产业活力、有人才、有市场、有资金。如何将千年厚重的客家文化转化为优结构、扩消费、促就业、惠民生、可持续的现实独特优势,成为附
-
发掘客家廉政文化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李史明 吴锡超
客家廉政文化的形成伴随客家族群的始终。在客家族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艰苦的生存环境和累次的迁徙历程,迫使客家先民必须不贪不占、节俭创业,从而形成了艰苦创业、朴质无华、务实避虚的族群品格。
客家廉政文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儒家文化的精髓。明代大儒王守仁提督赣南、行军汀州,使得儒
-
秀客家风情永定小县城做起大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再度赴台演出。《土楼神韵》于去年5月首次赴台北演出,今年2月还曾作为中国首个县级艺术团体和福建的第一台剧目进入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该剧也是福建省永定县将客家文化向全中国乃至海外推广的一个缩影。
永定县客家土楼艺术团长陈盛权说,由该团排演的《土楼神韵》9
-
客家方言讲党课 基层干部更易懂
-
作者:林涌浩 周亮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涌浩 通讯员/周亮)日前,大亚湾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村官宣讲团走进澳头街道大涌村。据悉,组织大学生村官宣讲团进村、社区为基层党员干部宣讲,是大亚湾区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项创新举措。
据了解,为帮助基层村居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切实开展好党的群众
-
丰湖书院重建宜突出人文内涵可建设客家博物馆,打造西湖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贺伟军
惠州学院老校区搬离原址后,腾空了校舍,市政府准备在原址重建丰湖书院,并广泛向市民征求意见。丰湖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如何把丰湖书院合理开发,将其乃至西湖打造成全新的文化休闲娱乐景点,又不失其原有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长期以来,惠州一直是广东客家地区经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