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碉楼赏客家婚庆
-
作者:古伟平 杨惠光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凤岗碉楼
◎深圳特区报记者古伟平
通讯员杨惠光文/图
2012年中国凤岗客侨文化节暨首届婚博会将于11月18日至20日举行,到时,离深圳只有10来公里的深圳市民可有好去处了,品客家美食,尝客家美酒,看客家碉楼,听客家山歌,赏客家婚庆。那真一大乐事也。
凤岗是东莞市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
-
麒麟舞:见证客家人的迁徙史
-
作者:王敏 钟芬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麒麟博物馆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王敏通讯员钟芬)麒麟舞是深圳客家人迁徙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物证,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为了保护和传承深圳麒麟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深圳“麒麟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
“麒麟博物馆”位于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下岭排社区居民活动中心三、四楼,共400余平方米。
-
观看祭祖大典品味客家文化
-
作者:林芳芳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林芳芳
11月8日下午3时,宁化“牌子锣鼓”铿锵有力地奏响喜庆的乐曲,拉开了第九届林博会“客家缘 祖地情”主题日活动的序幕。
宁化石壁是举世闻名的客家祖地,从1995年起,每年10月宁化县政府都会在石壁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祖大典,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9届。此次主题日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便是
-
《梦里客家》唱响大学校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杨宏海教授(中)与山歌艺术家一起演唱客家山歌
本报讯 (记者刘军 通讯员郑少斌)“常常想起那山下,圆圆的土楼围龙的家,雁鸣湖上雁南飞,采茶的阿妹美如花……”12月11日至12日,在第七届“深圳客家文化节”的重头戏——客家文化进校园“客家山歌展演艺术讲坛”活动上,梅州著名歌唱家李莉一曲深
-
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在台中县太平兰香园文化园区,两岸记者展示作品雏形。
本报记者徐蕾摄
本报台北10月19日电(记者徐蕾、王尧)已经消失多年的客家蓝染工艺,在台中县太平兰香园文化园区重现,包括蓝染手札、蓝染衬衫、蓝染淑女帽、蓝染方巾等台湾客家特色商品深受民众喜爱。“身为客家人,希望能将蓝染工艺这项客家产
-
网络化,将是今后客家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周建新
在互联网时代,客家文化势必将建立自己新的生存方式及精神风貌。不可否认的是,在客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客家族群建构的过程中,网络也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传媒技术对于客家文化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互联网上以客家文化、客家族群为主题的论坛、网站
-
客家绘画版“史记”静待收藏爆发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局部
【热点关注】
去年,画家赵勋的巨幅长卷《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在台湾引起了巨大震撼,许多台湾客家人看完长卷后深受感动,希望能收藏长卷的珍藏版。而笔者日前获悉,该长卷的收藏版已经正式与世人见面。有专家评价,“这套限量收藏版的收藏价值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八年完成客家绘画版“
-
客家乡亲将举办图片巡回展展现北美台湾客家人世纪印象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蔚宇洛杉矶1月17日报道】客家人“晴耕雨读”、“尊天敬祖”的质朴精神一直得到华裔社区及其他族裔社区人士的敬仰,从1月19-25日,“台湾客家世纪印象2008巡回展--北美洲地区”将在
-
唱喏(yā)———源于祭祀的客家俗语
-
作者:丘桂贤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俗语正解]④
客家人多神崇拜,崇拜土神、山神、河神、灶神,也崇拜家神祖先,但比较起来,客家人敬祖的观念更强。祭祖是为了缅怀祖先的恩德和艰苦创业精神,并祈望先祖庇荫后世子孙,同时也通过祭祖以凝聚全族子孙的向心力。客家人这种崇先报本、尊祖敬宗的意识代代相传,充分体现儒家文化和精神。
祭祖有祠祭、家
-
台湾客家山歌在闽西唱响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台北客属文化协会合唱团成员在 齐声高唱《客家本色》。
“唐山过台湾,无半点钱,煞忙打拼耕山耕田,咬姜啜醋几十年,唔填改变。世世代代就这样勤俭传家,两三百年没改变。”台湾客家乡亲合唱的一曲《客家本色》在观众击打的节拍中飞出。2006年7月1日晚,以陈元勋为团长的台北县客属文化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