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展示客家艺术精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2月8 日开幕的第七届深圳“客家文化节”,首次推出“大美客家”艺术联展,跨界展示客家艺术精品。集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摄影、雕塑、民间工艺等为一体,推出“民居史话”、“情缘客家”、“中原遗风”、“新城印痕”、“梅岭墨韵”、“融古开今”、“泥塑乡情”等七个专题展。这也是国内首次推出的有关客家文化
-
高扬红色文化旗帜 拓展客家文化内涵
-
作者:钟德彪 董静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高扬红色文化旗帜 拓展客家文化内涵
-
用文化艺术构筑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社论]
金风送爽,梅水含情,大地飞歌。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中,万众瞩目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帷幕。昨晚那一曲饱含深情、万众响应的《我唱山歌等你来》,那一台激情四
-
十番锣鼓生“声”不息的客家艺术
-
作者:曾凤清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曾凤清 文/图
[核心阅读]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晚风轻拂下,龙津河水荡漾起阵阵涟漪,也将河畔悠扬丝弦、欢庆鼓点的韵律送进小城居民的耳中。
在清流县龙津河畔的九龙广场,清流县客家十番锣鼓民乐研究会每周一、三、五晚都会集合排练。观赏客家十番锣鼓表演,已成为山城居民傍晚闲暇的
-
客家艺术竞芳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山歌擂台】
●萧绍彬
客家山歌早流行,过县过州上京城。
领导看哩拍手笑,先合影来后签名。
汉乐汉剧美名扬,演到北京怀仁堂。
南国牡丹香又艳,拍过电影出过洋。
采茶戏来好名声,又好看来又好听。
好比名茶吞落肚,心里甜来嘴里甘。
火龙欢舞喷金花,乐坏老翁乐坏娃。
赤膊汉子齐上阵,咁奇
-
上杭白砂镇大金村组建“客家木偶艺术研究会”
-
作者:张锋育 马水松 摄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杭县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是远近闻名的客家木偶艺术发祥地。近年来,为普及和拯救濒临消失的闽西客家木偶艺术,该村几位热心木 偶艺术的民间人士发起组建了“客家木偶艺术研究会”,并开展一系列木偶艺术学术研究和培训学员等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图为该会人员进行木偶艺术表演时的情景。
-
客家艺术花艳赣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采茶戏经典剧目《茶童戏主》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赣县田村人刘盛涵在制作客家花灯。
流传至今的古代民间说唱艺术“宁都道情”。
赣南客家歌舞《禾杠
-
编写客家山歌组建山歌艺术团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友康在创作客家山歌。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谭宇川欧阳德辉
编者按:如今的大亚湾,发展的蓬勃活力、社会的和谐之气处处显现。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热土上,从来就不缺少追求梦想的人们,他们用全部的热情甚至生命,绘就了一幅幅生动的追梦画卷。本报《大亚湾新闻》今起推出《筑梦大亚湾》栏目,记录这些人在大亚湾
-
客家民间艺术的追求者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艺术人生 客家民间艺术的追求者 ——记民间文艺家、连城县木偶剧团副团长林武河 黄水林 罗展阳 文/图
林武河用茶壶吹奏《采茶灯》
林武河同时吹奏4支唢呐
4支唢呐可以同时用鼻孔和嘴吹奏
-
“大美客家”首推跨界艺术联展
-
作者:杨媚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参展作品: 刘沅声《对歌》 (雕塑)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媚
作为创意十二月的重点活动之一,第七届“深圳客家文化节”暨龙华新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将于12月8日上午10点在深圳博物馆(老馆)举行开幕式暨“大美客家”艺术联展。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这将是文化节首次推出艺术联展,七个类别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