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以区域文化视觉拓展客家学研究的力作——谢重光《闽台客家
-
作者:兰俏梅 蓝七妹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谢重光教授的新著《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作为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之一,于2003年9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闽台文化自成系统的大背景下,着眼于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的特殊密切关系,把它作为闽台经济文化关系的一个个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阐发了对这一区域内文化同
-
传统客家聚落中新老姓氏的生存竞争与调和共处:以上犹县营前镇
-
作者:罗勇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 聚落 姓氏 生存竞争 调和共处
-
描述:牒资料、方志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相互结合参证的办法,对营前这一传统客家聚落区新老姓氏的生存竞争与调和共处
-
閒置空間再利用東勢火車站改建為客家文物館
-
作者:湯宜芸 李允斐
来源:第三届空间设计学术论文及设计作品发表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Idle space The community is total to construct
-
描述:及營運狀態進行田野調查,是否達到史化傳承的目地,增加社區功能意識的建立、社區環境和生活内涵的提昇.
-
客家移民与地方文化的建构——以“开善”宗族社会为例
-
作者:杨彦杰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移民是客家研究的主题,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者对此作了许多工作,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以及各个民系的形成等问题都发表了不少论著。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地方社会,就会发现以往我们所熟悉的移民史料——族谱(文本资料)和传说故事(口述资料),其实都是
-
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网络初探——闽西武北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
-
作者:刘大可
来源: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村落 通婚网络 通婚圈 武北
-
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田野调查的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以闽西武北村落为考察对象,就传统客家村落通婚网络的基本情况、影响通婚的诸因素,作一比较深入系统的探索,并力图与前人的研究形成对话。
-
对地方院校和谐绿色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以嘉应学院为例
-
作者:唐兆民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环境 管理 和谐 校园
-
描述:根据400份抽样问卷调查和实测资料,分析嘉应学院校园功能区划及环境问题,并基于环境规划学理论,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从而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服务。
-
客家話程度副詞的語法結構研究
-
作者:暂无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話 程度副詞 詞彙 語法 最 較 兜仔 忒 當 有兜仔
-
描述:+V+(了/、)+數量成分、HF+性質形容詞、HF+縣態形容詞、HF+N等,除田野調查外,並結合運用行政院客委會2008年所出版的《九十七年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中高級暨語料選粹海陸版》,以典型的六個客家程度副詞爲代表,說明客家話程度副詞的語法結構。
-
论客家话的来源兼论客畲闽关系
-
作者:邓晓华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一、关于客家来源的经典理论客家是汉族最重要的民系(族群)之一;最近资料表明客语区有3500万人(1986)。从客家移民史来看,北方汉人自晚唐五代、宋大规模聚居在赣南,宋元时迁入闽西,明清时再迁入粤东。
-
西昌·客家:探究西昌客家文化及建筑的模式语言
-
作者:谢英鉴
来源: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暨第35届年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模式语言 演变 文化保护
-
描述:地拆除新建,导致原有的客家宗祠和寺庙几乎绝迹.此文是在总结了调研测绘结果后对于客家文化及建筑的模式语言的部分总结归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对当地的客家文化进行展示,也希望能对于以后客家民居的保护与重建提供参考资料.
-
客家家長對家庭文化傳承的認知與態度: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
-
作者:羅美蓉
来源:国立嘉义大学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客家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 文化傳承
-
描述:多元文化教育傳承。在變遷的社會,多元文化教育如何在家庭中與逐漸轉型的社會調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歷程不同,家庭文化的潛移默化、世代傳遞是文化傳承的基本,父母乃是扮演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本文透過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