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34)
期刊(1564)
学位论文(295)
图书(147)
会议论文(46)
视频(32)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834)
期刊 (1564)
学位论文 (295)
图书 (147)
会议论文 (46)
视频 (32)
图片 (2)
按年份分组
2014(1861)
2012(405)
2011(378)
2009(173)
2007(77)
2004(29)
2001(7)
2000(5)
1998(1)
1995(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84)
赣南日报(161)
赣州晚报(56)
客家文博(23)
两岸关系(7)
台湾工作通讯(3)
课堂内外(初中版)(1)
建筑师(1)
民主(1)
平安校园(1)
沙巴客家移民与英文教育
作者:黄子坚  期号:第1期 来源:海洋文化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客家  华族移民  华族方言社群  沙巴  北婆罗洲  英文教育  社会转型  适应 
描述:沙巴客家移民与英文教育
客家历史新探
作者:梁肇庭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种族集团  岭南地区  闽粤赣边区  区域系统研究法  东南沿海地区  罗香林  施坚雅  县志  贸易  文化特点 
描述:梁肇庭博士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历史系教授,1981年12月至1982年1月在厦门大学进行短期研究.本篇为梁肇庭教授在历史系师生座谈会上的一次发言稿,运用西方社会学中的种族集团概念和区域经济系统观念,特别提出Ethnicity一词,以探讨客家的历史.本刊特于发表,以便读者了解国外学术动态.
族谱,历史,权力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7期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谱  传统文化  家族史  权力 
描述:一九九六至一九九八年间,我曾多次深入到江西宁都县的一个客家村落(取学名富东村)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一个有四千多人口的大村落,居住着罗李两姓。根据罗姓族谱的记载,最迟在公元一千年间罗姓家族的祖先已经在富东开基。从他们讲述的方言,与赣南其他地方的客家方言比较来看,居住的时间应该比较久远,是所谓“老客”。
历史红,山林好
作者:游海华  期号:第6期 来源:人与生物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文化遗产  山林  地方文献  高山  江西省西南部  湘赣边界  革命传统教育  罗霄山脉中段  自然风光 
描述:来的"井江"边,被称为"井江山",后来依客家语音,演变为"井冈山",成为当地百姓对以五指峰为主峰
将被历史遗忘的风车、砻、碓
作者:卢美玲  期号:第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车      记忆 
描述:中,砻、碓将被历史所尘封,被先进技术所代替,它们将光荣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永远铭记在客家人的心中.
在田野中寻找历史:客家地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客家地区  人类学研究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历史观  客家研究  田野调查  问题意识  基本的 
描述:是,历史人类学有两个做
迁移渡海的小百姓与大历史:以合浦新民客家吴氏宗族为例
作者:黄丽生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进程  迁移  宗族  客家  合浦  百姓  农业文明  传统中国 
描述:滨海居民实际的历史行动为依据。
走向历史的田野:客家地区碑刻、族谱与文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献  碑刻  客家地区  族谱  人类学  文书  历史学  地方文献 
描述:散见于民间的地方历史文献,以其民间性、鲜活性已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更有学者提出以族谱、方志和金石碑刻资料为内涵的地方文献新概念.
客家方言与客家的历史文化
作者:李如龙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方言  赣方言  崇正意识  宗族观念 
描述:语言是历史的产物 ,文化的载体。客家是汉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独特的群体。客家方言是这个群体最重要的特征 ,也是我们研究客家历史文物的最重要的依据。本文从四个方面 ,运用客家方言的事实来证明客家历史文化的几个重要特点。
村落、建筑与记忆:赣南下村的历史叙事
作者:李晓方  期号:第3期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体记忆  太平军  社会记忆  村落  长毛  传承机制  空间形式  乡村社会  话语体系  赣南 
描述:作为空间形式的村落与建筑,无不承载着历史与回忆。它穿越时间和代际,传递出民众的生活经验。通过这一特殊的空间载体,去触摸逝去的历史和集体记忆的传承机制,实乃洞察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一个新视角。这一研究旨趣在西方史学界颇具市场,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社会记忆的史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