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江西方言语音的特点
作者:孙宜志 陈昌仪 徐阳春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方言  语音  共同特点  区别特点 
描述:通过全面考察得知 :江西方言语音有“全浊声母与次清声母合流”等 17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其对外的区别性的语音特征要联系周边方言来看 ,方言与客家方言、方言与徽方言既有较大的相似性 ,也有普遍的差异。方言与客家方言、徽方言分立较合理
方言关系词与客方言的关系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2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关系词  关系  古赣语  开放式  封闭式 
描述:闽西的古语由于处在闭塞的山区而以封闭式方式发展演变(保存了多得多的古语成分),形成客家话(后来随移民延伸至粤东、粤中),它们最终一分为二是由于方言差距的拉大。
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
作者:刘纶鑫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赣方言  声调  清浊  送气  韵类 
描述:全浊次浊各分两类 ;有的则依据古韵类分类 ,通常是咸深山臻四摄入声字为一类 ,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一类。客、方言都存在浊上部分归阴平的现象。客方言都有次浊随清流的现象 ,但客家方言内部比较统一。
赣南革命历史民歌渊源初探
作者:杨莉  期号:第3期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歌  红色歌谣  传统精神  社会影响  艺术特色 
描述:赣南民歌是江西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异卉,而赣南革命历史民歌又是这束花中最为艳丽的花朵。本文从赣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来分析赣南革命历史歌曲的成因,阐述赣南革命历史民歌的社会影响和它的传统精神,以及它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主要艺术特色。
透视赣南旅游品牌塑造中的民俗文化
作者:吴惟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  创意品牌 
描述:赣南的民俗文化是赣南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赣南具备民俗旅游的区位条件;通过对赣南悠久的历史、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客家民俗文化的描述,可挖掘赣南众多的民俗旅游资源,打造精品路线,为塑造赣南旅游文化品牌寻求思路。
赣南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姚卿善  期号:第11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区文化  客家  旅游品牌 
描述:通过对赣南地区的红色旅游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赣南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路及对策。
中央苏区在赣南、闽西兴起探缘
作者:赵健  期号:第9期 来源:新课程(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赣南  闽西  兴起  原因 
描述:在赣南、闽西兴起的原因,并得出中央苏区在赣南、闽西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赣州经济跨世纪的思考
作者:朱贤平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  跨世纪  行为主体  赣南地区  产业结构  工业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中原地区 
描述:赣州经济跨世纪的思考□朱贤平赣州,历史上曾因作为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南进岭南地带的交通咽喉、内地对外通商要冲的令世人瞩目地位而辉煌过,一度成为我国南方经济、文化、政治与军事的重镇。进入近代后,城市由盛趋衰,至今城市人口不过25万、城区面积仅19平方公里...
方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刘纶鑫 田志军  期号:第2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方言  赣方言 
描述:研究新的篇章。客方言比较研究则始终是围绕着客方言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作为汉语的两大方言,人们对它们的语言特色仍然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因此,客方言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两种方言的研究大有搞头。
客家山歌文化渊源新论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文化渊源  吴楚文化  南方少数民族 
描述:,而在闽粤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