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龙岩山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岩  山歌  省级  客家人  总人口  福建省  聚居地 
描述:龙岩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客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5%。龙岩,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
传承山歌文化 打造“文化梅州”:平远县、兴宁市客家山歌
作者:刘珊  期号:第13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山歌  传播现状  传承方式 
描述:文章平远县、兴宁市客家山歌的传播现状和传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剖析,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弘扬进言献策。
植根于群众生活延展客家山歌的生命张力
作者:黄红英  期号:第24期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生活  山歌  张力  生命  文化传统  艺术美 
描述: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也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社会的支持。但是,任何艺术品种必须自救,奄奄一息的艺术病号不能总靠行政的强心针和间歇性的经济输液来维持生命,因为其结果充其量是增加新的“遗迹美”(如长城、金字塔之类),甚至只能是文化“木乃伊”,剩下考古研究的陈旧价值了。
社会变迁中的铜鼓客家山歌状况调查
作者:李广贞 钟璟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铜鼓县  山歌  客家  改革开放  新中国 
描述:在社会变迁中的演进历程。
历史、现实与审美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情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  客家文化  民间文化  审美风格  山歌  江西 
描述:审美情感的表达,更是客家文化的象征,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骄傲,——尽管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她的辉煌历史、发展现状与审美风格还是很值得人们去关注。客家山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卓尔大家诸如屈大均、黄遵宪、丘逢甲、朱希祖、罗香林、朱自清、李金发、林凤眠、钟敬文等一长串英名,人们是不会忘怀的。
行行复行行 罗冈山歌
作者:郑南 王佑贵  期号:第3期 来源:歌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孙中山  洪秀全  声音呼  太阳  敢闯  天地  黄河  启明星  夕阳红 
描述:,只要有个希望握在手中--行行复行行!
论兴国山歌的萌发、定型与衍播
作者:熊飞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萌发  定型  衍播 
描述:以"哎呀嘞"为歌头的一类山歌,是客家民系在赣南、闽西孕育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客家山歌.经在兴国跳觋活动中使用而成熟、定型,并在周边各地广为传唱.本文通过各地采集的同类山歌的音调、结构分析比较研究,以扩大读者兴国山歌更广泛深入的了解.
民族音乐视角下的贺州客家民歌研究
作者:谢育坚  期号:第17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山歌  竹板歌  鸡歌  儿歌 
描述:世纪八十年代都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如此生态环境中孕育的客家民间歌曲,其传统歌唱习俗的独特风情,其原生态艺术风貌的古朴韵味,都保存得比较完整。可以说,这一地带的客家民歌不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而其艺术特色也非常鲜明,在整个客家民间歌曲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这一歌种进行了考察研究。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白口莲山歌天下仅有
作者:林凤群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歌  广东省  名录  省级  岭南文化  中原文化  客家人 
描述:白口莲山歌是聚居在中山五桂山区的客家人用客家白话演唱咸水歌调的民歌,声韵独特,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山民歌的瑰宝,并成为研究岭南历史和发展的“活化石”。
炎陵客家山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影响
作者:段刘娇  期号:第17期 来源:神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客家山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 
描述:井冈山革命斗争历经的地区大都是客家人聚居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无不烙印着客家人、客家山歌、客家文化的痕迹。炎陵客家山歌是炎陵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符号,在思想教育创新、文化价值认同、井冈精神形成等方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