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65)
期刊(1505)
图书(785)
学位论文(129)
视频(71)
会议论文(24)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865)
期刊 (1505)
图书 (785)
学位论文 (129)
视频 (71)
会议论文 (24)
图片 (3)
按年份分组
2015(78)
2014(2263)
2012(375)
2011(391)
2007(62)
2001(16)
1992(11)
1991(6)
1990(4)
1989(5)
按来源分组
其它(454)
源流(16)
党史文苑(4)
理论学习月刊(2)
广东大经贸(1)
中国农业科学(1)
集邮博览(1)
党建文汇(上半月)(1)
理论导报(1)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
认识客家人(之十二):客家元帅
作者:时刻  期号:第11期 来源:侨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叶剑英  客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朱德  中央军委  中共中央  中国共产党  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广东客家 
描述:国转折时发挥了关键作用;朱德是祖籍广东的客家人,叶剑英是地地道道的广东客家人.可以说,客家人无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还是在其发展的关键时刻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江苏区的革命歌谣
作者:袁小伦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视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革命文化  苏区  东江  中国共产党  文艺工作者  地理名词  国共合作 
描述:门人才缺乏,红军官兵和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低下,苏区文艺工作者采取了适应实际的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其中以歌谣最为活跃和深入人心。革命歌谣可以说是东江苏区的通俗文学和流行音乐,正如一首歌谣所唱的“红色歌谣万万千.
红土地上跋涉者的脚印:读曹春荣著《跋涉集——源自红色故都的
作者:舒龙  期号:第2期 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故都  中共党史出版社  党史工作者  中国共产党  历史文化  原副主任  执著精神 
描述:原副主任曹春荣著的《跋涉集——源自红色故都的观察与思考》(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一书,深感作者在这片红土地上几十年如一日,致力研究瑞金历史,并取得颇多研究成果,他的执著精神令我钦佩.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国曲牌考》读后
作者:李英  期号:第4期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曲牌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音乐理论研究  音乐传播学  春蚕  学科研究方法  音乐研究 
描述:播》、《中国同宗民间乐曲传播》
图话中国的民居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民居  中国  《世界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地区  丽江古城  中华民族  居住建筑  自然环境  汉族地区  客家土楼 
描述:,以云南傣族的竹楼、苗族和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一段]
中国世界遗产部分预备名单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对外大传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世界遗产  元上都遗址  安济桥  西湖  永乐宫 
描述:*北京·云居寺塔及石经——"北京的敦煌"。*北京·北海公园——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北京·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世界。*福建·客家土楼——世界上
中国客家人体质特征
作者:郑连斌 李咏兰 陆舜华 包金萍 王杨 张晓瑞 薛虹 荣文国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客家人  中国 
描述:身高均属于中等身材.客家人男女性均以中头型(头长宽指数)、高头型、中头型(头宽高指数)、中鼻型、长躯干型、亚短腿型、宽肩型、窄骨盆型率最高.(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客家人体质特征介于南亚、北亚类型族群之间,相对更接近中国北亚类型族群.
关于客家源流的再认识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1-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中国  民族起源  中国 
描述:关于客家源流的再认识
基于3S的中国客家文化数字博物馆构建初探
作者:张正栋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数字博物馆  客家文化  中国 
描述:本文在阐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含义、建立中国客家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网络、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3S)的中国客家文化数字化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中的技术和方法,并详尽叙述了文物数字化信息的获取、存储、检索、传递中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中国客家文化数字博物馆构建初探
作者:张正栋 梁锦梅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客家文化  数字博物馆  传统文化 
描述:数字化博物馆的出现是计算机高新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即数字博物馆就是在数字信息环境下,以特定方式(数字传输处理技术)对馆藏文物和/或待收藏潜在文物进行组织、交流和利用的动态机制或系统。其概念的引入和研究的思路,是受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研究导向的(至少在目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