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蕉岭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厚重的客家历史文化、原生态的蕉岭,被人赞誉为养生福地、宜居绿洲。"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独特的客家饮食文化促进了蕉岭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蕉岭通过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向"经济宽裕县、生态示范县、文化先进县、社会和谐县"成功转
-
黄智贤:加大支持原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力度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学习与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力度 历史渊源 经济社会 扶贫标准 贫困人口 农村人口 亲缘关系
-
描述:据我们了解,江西省原中央苏区,以赣南为主,包括永新、兴国、宁都、广昌、瑞金等54个县,由于历史原因,老区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较慢,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目前赣州市尚有贫困人口215.5万,占农村人口的29.9%。同时,原中央苏区是与海峡对岸有着特殊历史渊源和亲缘关系的客家摇篮、台胞聚居地,其区位独特、
-
创优“绿色平台” 畅通“绿色通道”
-
作者:陈国红
期号:第3期
来源:现代邮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绿色通道 畅通 企业转型 团队建设 文化产业 经营结构 邮政局 梅州市
-
描述:广东省梅州市邮政局在加快和推进企业转型发展中,一方面积极推进网点“销售化”转型、营销团队建设、切入客家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业务经营结构的调整和增娩另一方面以更加有力举措,创新的思维,务实的抓手,整合和发挥邮政产品、渠道、服务、市场的优势,融入梅州山区的社会、民生、经济的发展。
-
客家先贤廖安祥之文化意识与爱国思想研究
-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文化意识 爱国思想 民族优秀文化 相对独立性 中华民族 社会实践 传统精神
-
描述:客家族群是中华民族中的一支,在语言、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与相对独立性的一支民系。客家祖先是在近千年迁徙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历经冲突、调适、融合的社会实践,在继承中原汉族文化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再吸收南方各民族优秀文化而逐步形成的。
-
中央农业部米丘林农学植物选种及良种繁育讲习班报道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生产 中央 植物选种 良种繁育 革命性 配合 中国共产党 工作者 讲习班 客家
-
描述:解放三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战前水平,充分显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目前仍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进行生产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必须将个体农民加以集体化。集体化的农业生产,各方面都须要有革命性的科学化条件配合,这种配合在各方面都在进行
-
后发河源 先发教育:科学发展进程中的河源绿色教育地图
-
作者:黄治中 王蕾 龙建刚 黄日暖 罗峰
期号:第7期
来源:广东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绿色教育 河源 科学发展 地图 进程 欠发达地区 扶贫开发 现代理念
-
描述:“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河源,建市20周年,辖1区5县。而这5县均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被戏称为“后无追兵”的欠发达地区。20年来,河源以现代理念、国际视野不断挖掘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底蕴和绿色资源优势,构筑起充满活力的后发丰碑,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绿色跨越。
-
明末清初粤东北的山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大埔县《湖寮田山记》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林业经济 经济史 明清时代 广东省 环境保护 湖寮田山记
-
描述:粤东北为山区,自明代中叶以来,该地区人口大增,除垦种有限的盆地外,人们靠山吃山,以山养人,山林成为重要的的生存资源。开发山林,可以给人们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如果采伐过度,则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产生一系列生态灾难和社会危害。大埔县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向有“山中
-
客家聚落名称的人文因素:梅州地区的分析
-
作者:林瑞庭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中华民族 民族历史 梅州市
-
描述: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地点起的名称,地名往往带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因而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命名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地名的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经济、军事、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等珍贵资料。目前就客家地区的地名研究而言,
-
“客商”论
-
作者:谢友祥 闫恩虎 吴永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商” “重本而轻末” 经济思想 客家人 “商帮文化” “儒商”情怀
-
描述:自西汉文帝采纳晁错《论贵粟疏》中“农为本、商为末”“重本而轻末”的经济思想作为治国之道以来,两千多年间,“重农抑商”一直是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这样,商人便成了被封建统治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在政治上,他们被搁浅,甚至被排斥。依据唐朝制度,工商者或三代之内不得为官乘
-
客家地区人文环境的塑造
-
作者:邓佳维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人文环境 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 商业城市 价值观念
-
描述:独特的客家精神,是鉴别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条件下,逐渐将中原带来的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互相融合。在长期的动荡融合过程中,使这个民系有了别于其他汉族民系的“客家特点”,即产生了独特的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