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四川义学与客家同乡组织关系
-
作者:杨东升
期号:第2期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四川义学客家人同乡组织
-
描述:清代四川义学在官方的倡导下,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与赀助。迁居四川的客家人在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立祠庙与公所会馆,加强同乡之间的联络,同时也积极地支持地方义学的创办和管理,成为推动清代四川义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四川资中铁佛古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城市规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铁佛镇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西南36km处,面积44km^2。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铁佛镇因镇内铁佛寺得名,兴起于明清两化“湖广镇四川”的人口迁移运动,铁佛因此成为资中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城镇,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并沿袭至今。
-
四川客家民俗信仰中的树木文化
-
作者:曾为志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民俗信仰 树木崇拜
-
描述:四川客家民俗中存在一些与树木相关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折射出客家人的万物有灵思想,他们认为树是生命力的象征,是风水的外在表现,树及其枝叶果实用于某些民俗活动可以驱邪避灾。研究这些现象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四川客家人的民俗信仰。
-
离异与回归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徐旭曾 客家移民 土客对立 文化传承
-
描述:环境的变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土客对立逐渐消解,客家人向汉民族主体文化回归,这种回归在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
75洛带古镇会馆伤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中文信息(行游数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落带” 湖广填四川 客家
-
描述:背景资料洛带古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距离成都市区仅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古镇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福街”;又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这里的一口八角井而得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清初。一群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潮迁到这里。
-
四川的客家人
-
作者:李义让
期号:第12期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黄河流域 文化内涵 中国汉民族 广东会馆 公元4世纪 自然灾害 龙泉驿区 广东梅县 南华宫
-
描述:四川的客家人
-
从钟家大瓦房看入川客家人建宅特色
-
作者:周彦吕
期号:第22期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建宅形制 特色
-
描述:以成都柏合镇钟家大瓦房为例,对四川客家人建宅特色进行了分析,分别介绍了钟家大瓦房的建宅背景和建宅形制,着重阐述了四川民居和客家民居两种民居各自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对民居保护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
学术魅力寓于新视角:评《闽粤客家人在四川》
-
作者:黄国信
期号:第11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评 《闽粤客家人在四川》 刘正刚 客家人 人口迁移
-
描述:客家人是在历史上北方中原人口不断南迁的过程中,约于宋末元初形成于闽粤赣交界山区的汉族的一支重要民系。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压力不断加大,人口的流动与迁徙十分频繁,客家人口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进入清代,客家人继承与发扬其先人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从大本营闽粤赣...
-
粤东、闽西客家人与四川客家人的亲缘关系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客家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粤东、闽西客家人与四川客家人的亲缘关系
-
关于四川客家的几个问题
-
作者:苏东来
期号:第S1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推力 拉力 本土化
-
描述:客家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系,在清初西迁四川,对于四川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是从客家迁徙四川的动因、输出区域及本土化做一些探析性研究。以求对四川客家有一个较为明朗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