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姨与申伯
-
作者:黄政致
期号:第5期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人 客家山歌 南音 医生 气功 戒指 音长 太极 孝顺 话语
-
描述:同是丧偶多年,有儿孙孝顺,都无忧衣食,恋爱在黄昏,唯独是云姨女儿不答允,不愿娘
-
毛泽东与永定土楼
-
作者:一赫
期号:第6期
来源:生态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泽东 客家土楼 永定 客家人 古田会议决议 积贫积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前途命运 福建省 初级阶段
-
描述:革命处于低潮的1929年秋,毛泽东携妻子贺子珍拖着病重的身体来到永定,在当地地下党的精心安排下,住在金丰大山深处牛牯扑的土楼里养病,曾在华兴楼、福兴楼、师俭楼住过。此时的毛泽东身患疟疾,身体十
-
黄遵宪与丘逢甲的友谊
-
作者:丘铸昌
期号:第2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丘逢甲 黄遵宪 爱国诗人 晚清时期 公度 义和团运动 历史地位 友谊 慈禧太后 客家方言
-
描述:诗人,在
-
哭墙上的眼泪与教义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热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力量”的代表。 耶路撒冷哭墙(wailing wall),世界上唯一以哭泣为主题的建筑物,向我们呈现出无限古怪的容貌。历史上被明确记载的另一座哭墙,只有秦始皇制造的长城,据说它被一个叫做孟姜女的反叛者哭过,并且因而发生严重的坍塌。这神话恰好是耶路撒冷哭墙的反题——哭者要用眼泪来反抗这暴政的象征,但在耶路撒冷,哭者却不是抵抗的战士,而是虔诚的信徒,要以眼泪来传递对于神的呼告。墙不是哭者的敌人,而是他们伟大而沉默的倾听者。墙代表了神的听觉及其意志。 哭墙拥有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它由大卫之子所罗门打造,属于圣殿的一部分。罗马希律王的远征军严酷镇压犹太教起义,围攻耶路撒冷,杀死数十万犹太人,焚毁圣殿,仅留下西部的少数台基,并在其上加筑一道护墙,藉此表达罗马帝国的威权。这就是所谓哭墙,它由白石灰石构成,其宽度为50米,高度约20米,底层石头来自希律王时代,中层属回教时代,而上层则属十九世纪的土耳其时代。
-
酿豆腐与豆腐箱
-
作者:褚宏辚 茉莉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豆腐 食材 客家 味道
-
描述:豆腐是一种很中国的食材,本昧清淡,形色质朴,散发出淡淡的豆香,善于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酿豆腐是豆腐类莱肴中颇具特色的一种,说到酿豆腐,大多将其等同于客家酿豆腐,其实酿豆腐的“酿”字,本义应该是“瓤”,因为客家方言中,两者发音相似的缘故,—直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
专家点评与亮分
-
作者:李遇春
期号:第1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专家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文化性格 客家人 “志” “情” 家乡
-
描述:“家乡莱”是一个充满了浓郁乡土风味的意象,写作时要提防一般意义上“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作文老套,不能让一个普普通通的“物“承载它无法负重的所谓“情”和“志”。曾俊文的(家乡菜〉文风朴实明净,围绕“客家让豆腐”这道菜,不仅写出了客家人虚心谦让的地域文化性格.
-
黄遵宪与民俗学
-
作者:杨宏海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学 研究
-
描述:黄遵宪与民俗学
-
建宁与客家
-
作者:钟琼奎 江炳
期号:第6期
来源: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史 客家 建宁县
-
描述:建宁与客家
-
李秀成与太平花
-
作者:徐汉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事人物 传记 中国 太平天国
-
描述:李秀成与太平花
-
汉乐古筝与广东高胡
-
作者:谢永雄
期号:第2期
来源:乐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部宽约15厘米。十八弦汉乐古筝长约148厘米,首部宽约29.5厘米,尾部宽约18.5厘米。两种筝形制基本一样:面板呈弧形,多用梧桐木做成;背板、边板均用杂木做成,背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