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土楼奇观
-
作者:何衡岳
期号:第10期
来源:建筑工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客家人 客家土楼 大规模 圆形 南迁 饥荒 人称 地位 史料记载
-
描述:在闽西崇山峻岭之中,有无数圆形土楼,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人称客家民居。据史料记载,中原一带由于战乱、饥荒等影响,汉人大规模南迁入赣、闽、粤等地,这些后来者被称为“客家人”。由于居于“客“的地位,他们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地方
-
画栋雕梁 意醉心迷:赣南客家围屋建筑之装饰艺术鉴赏之二
-
作者:李禾丰 李艳
期号:第3期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赣南客家 客家人 建筑艺术 装饰 砖雕 两种类型 艺术风格 重要组成部分 图案
-
描述:客家围屋精美绝伦的木石砖雕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赣南客家围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围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以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
-
客家建筑的文化意蕴考释
-
作者:靳阳春
期号:第4期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建筑 文化 传承
-
描述: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客家民系昭示文化正统的象征。它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择中为尊理念,从容家民居的取向、选址、造型及建筑材料等方面昭示了客家民系对中原文化的传承理念。
-
土楼村落理想居住模式的理论根据
-
作者:刘存有
期号:第3期
来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理想的 居住模式
-
描述:永定客家土楼的村落美伦美奂,是客家先民心中的期待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民居典范,是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本文将土楼居住状况和俞孔坚教授笔下的居住模式——昆仑山模式和陶渊明模式作一比较,力图找出永定客家土楼之所以成为理想民居模式的理论根据。
-
丁氏庄园艺术解析
-
作者:孙位 刘柿良 郭丽
期号:第27期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丁氏庄园 客家文化 建筑构造 装饰艺术
-
描述:解析丁氏庄园,从具有客家人深刻风水思想的场地布局,到结构严谨的建筑风格与碉楼防御,再到玲珑剔透的装饰艺术,展示了客家人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智慧,反映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客家民居的艺术特点,为新时期民居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
东方古堡:永定土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X期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定土楼 东方 古堡 民居建筑 中国古建筑 客家土楼 建筑艺术 世界
-
描述:福建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及其罕见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这经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第一段]
-
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青年文化 粤港澳 香港特区政府 澳门特区政府 青年学生 客家文化 知识讲座 建筑与文化
-
描述:内聆听了题为“客家民居建筑与文化”的客家文化知识讲座。通过听取讲座,青年学生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
成都客家方言基本词汇的演变方式初探
-
作者:兰玉英 曾为志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都客家方言 基本词汇 演变方式 语言学
-
描述:都官话中相应的词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成都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方式,包括交混式、迭置式、替代式和创新式几种。文章认为成都客家方言通过交混、迭置、替代和创新等演变方式来重建了一个基本词汇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传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
形象性状态形容词论析:以江西客家方言为例
-
作者:张睫 吴翔明
期号:第1期
来源:井冈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性状态形容词 语形 具象构词 原型理论 修辞
-
描述:状态形容词中有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形象感,我们将其称为形象性状态形容词。形式上此类词有BA式、ABB式、BBA式三种类型;语义上,形象性状态形容词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用具象构词的方法,表达可触、可感、可听的生动意义;语用上,产生了很强的修辞效果。
-
闽地闽南方音遇摄的历史音变方式
-
作者:黄薇
期号:第5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方音 遇摄 历史音变方式
-
描述:对中古遇摄在闽地闽南方言区的厦门、泉州、漳州和龙岩四个代表地区中的读音分布进行比对,观察四地方音的音类差异现象,得出遇摄在四地方音中的历史音变方式,共分为闽语内部的自主音变、城区方言影响的离散式音变、普通话影响的叠置式音变、客家方言影响的渗透式音变和江东方言影响产生的例外音变等五种音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