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邑话龙川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川 岭南文化 东北地区 发祥地 生态家园 中原文化 新石器时代 历史文化名城 客家人 客家文化
-
描述:生态家园龙川县始设于公元前214年,为秦时36个县之一,距今已有2228年历史。龙川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既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至今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有“千年古县”之美誉。古龙川辖地甚广,有2万多平方公里,县域包括现在的龙
-
看展
-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华手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摄影作品 清明 计划 售出 客家地区 自由艺术 纪录片 艺术实验 买得起
-
描述:"清明计划·畲忘录"实验展"清明计划"是由独立纪录片导演鬼叔中、自由艺术家孔德林、先锋设计师杨韬合作的艺术实验展。第一系列是今年3月在福建省宁化县赖畲村原"五一○二兵工厂"荒芜废墟举办的"清明计划·畲忘录"。"畲,畲族,闽地山野之民。畲,一种原始农业耕作
-
梅县方言古语词撷萃之明代时期古语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语词 梅县方言 明代 客家话 语音特点 词汇表达 语法特点 历史层次
-
描述:客家话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这是因为古汉语的许多语音特点、词汇表达、语法特点还保留在客家话中。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客家话中留存的古语词的历史层次,本刊将撷取梅县话中常用的古语词以飨读者。本期所刊载的是梅县话中留存的明代时期的古语词。
-
试论广东南雄采茶舞的风格特征
-
作者:田培
期号:第13期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雄 南雄民间舞 南雄采茶舞 "单袖筒"
-
描述:特征,既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舞蹈的过去,也可以大胆地设想它的未来.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南雄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南雄民间舞蹈.
-
论创新在民族民间舞蹈发展中的重要性
-
作者:黄慧君
期号:第7期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舞蹈 民间文化 创新发展
-
描述:目前的民族舞蹈创作存在一个如何更深入地表现各民族新生活的问题。人民需要既具时代特色,又具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这就需要创作者深入各民族生活,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从传统中吸取精华,发挥个人的独创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这必然要求舞蹈家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极大地发挥个人的独创性。
-
台湾客家话动趋结构中与体貌有关的成分
-
作者:江敏华
期号:第5期
来源:语言暨语言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 动趋结构 体标记 动相补语 持续体 紧密先前貌
-
描述:)语法性质介於动相补语标记与体标记之间的「忒(thet7)/□(phet7)」;以及(四)与尝试或短时有关的紧密先前貌「啊(a5)」。藉由讨論台湾客家话中插在动、趋之间類似体貌标记的成分,本文探讨了客家话动词与趋向词的句法关系,中插成分的语法、语义性质,以及几个相关结构的语法化演变途径。
-
清流县赖坊乡客家古建筑特色
-
作者:张云
期号:第16期
来源:科学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建筑 结构形式 装饰艺术 文化特点
-
描述:清流县赖坊乡客家古民居建筑品类繁多,样式齐全,其保存的完好程度逾于一般传统建筑。赖坊乡客家古民居建筑在风水布局、结构形式、装修艺术上成为清流客家建筑独有的特色及闽西北客家古建筑的活化石。
-
村落视野中的乡村社会整合:广东梅县书坑村的个案研究
-
作者:杨小柳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广东梅县客家村庄书坑村利用村落共同体的整合因素,发动群众和外出华侨乡贤改善村庄基础设施,而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此实例,展现了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30年巨变过程中的延续和创新,并探讨了这种延续和创新对于当代乡村社会整合的现实意义。
-
台中县历任县长个人背景与施政重心之探讨(1951~1989)
-
作者:王静仪
期号:第8期
来源:弘光人文社会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中县 县长 个人背景 施政重心
-
描述:;第六届县长王子癸为第一位台中县海线地区出身之县长,
对推动台中港之重建工作不遗余力,也会担任农会总干事,对农业增产
及农业机械化之推广亦有贡献;第七、八届县长陈孟铃曾担任教师,是
蒋经国刻意提拔的人
-
赣南客家风水信仰解读
-
作者:曾春秀
期号:第30期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风水 民俗 赣南
-
描述:风水术在唐末随客家先民的迁移传入赣南。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又受“巫文化”及祖先崇拜的影响,加之宋明理学的勃兴,风水术在赣南得以兴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风水信仰深深地扎根于客家人的心灵之中,深刻的影响着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