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视野中的清代赣南农村市场
-
作者:谢庐明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农村墟市 地域性
-
描述:动,客家文化因素在清代赣南农村市场形成地域性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整合作用。
-
客家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及其突破
-
作者:钟华 钟立华 徐斌
期号:第6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文化 农村现代化 制约 突破
-
描述:对农村基层政治现代化、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和要求,对客家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具体途径包括:对客家传统文化
-
江西赣州为农村危改设计客家特色户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中国勘察设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客家 农村 江西赣州 户型 危改 居住条件 农房建设
-
描述:关键词 农村危改 客家特色 :为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和品位、突出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特色,近日,赣州市优化设计了具有赣南客家元素符号并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新户型,供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户选择使用。
-
解决文化饥渴,开展文化扶贫:从兴宁市山区农村文化扶贫说起
-
作者:王梓梅
期号:第10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扶贫 山区农村 文化馆 兴宁 地域文化 地貌类型 丘陵山地 农村文化 山区县 广东省
-
描述:域较大、最有代表性的少数几个县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兴宁农村文化一度呈贫困饥渴境地。本文就兴宁市针对山区县(市)农村特点,联系当地的地域文化实际,对解决文化饥渴和开展文化扶贫作些许探究。一、送戏送电影下乡,实施文化低保惠民工程
-
特色农村社区扮靓龙南乡村
-
作者:裴林亮
期号:第17期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社区建设 乡村 社区建设工作 因地制宜 特色文化 文化品牌 龙南县 江西省
-
描述:江西省龙南县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因地制宜,有效融入特色文化,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创新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一是打造古村新韵。将客家古村落保护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相
-
试论客家山歌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促进作用
-
作者:李铭 邓辉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民间文化艺术 精神文明建设 传承与超越
-
描述:客家山歌作为民间艺术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保存下来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需求有益的非物质文化成果。90年代以后,文化艺术进入多元时代,民间文化艺术也更加贴近生活,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生计模式转型探析:以客家古村三僚文化
-
作者:周建新 张勇华
期号:第6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客家 三僚村 文化生态旅游 乡村生计模式转型
-
描述:介绍了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况,分析了三僚村乡村生计模式转型的原因,认为三僚村个案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自身力量,积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抓住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的时机,将乡村生计模式转型与新农村建设对接的理念。
-
农商结合是客家山区的致富之路:关于梅州农村庄园经济的调查报告
-
作者:黄玉钊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市 客家 山区经济 庄园经济 农村 调查报告
-
描述:农商结合是客家山区的致富之路:关于梅州农村庄园经济的调查报告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古民居旅游开发的文化继承与保护
-
作者:王秀娟
期号:第6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 古民居 旅游开发 文化继承 保护
-
描述:伴随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在这个背景下,开发古民居旅游成为其中一个方向,并且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古民居旅游的兴起,随之也出现针对其文化继承与保护的一系列问题。
-
龙南县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
作者:曾岗鸣
期号:第1期
来源:社会工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龙南县 一村一品 文化元素 文化品位 别具一格 江西省
-
描述:江西省龙南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以“一村一品,一村多景”为基础,注入历史、客家、现代三种文化元素,提高了农村文化品位,增强了生命力,塑造出了别具一格的龙南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