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岛西北部的古粤语变体--儋州话记略
-
作者:陈波
期号:第2期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南岛 海南话 粤方言 北方方言 客家方言 汉语方言 粤语 少数 西北部 合一
-
描述: ○、引言儋州话是海南岛汉语方言中使用人数仅次于海南话的方言。拙文《海南语言的分区》曾简介过它的分布地域及某些特点(陈波:1986b),惜为条件所限,当时未能展开介绍。现补作此文,希望能引起各方同好对该独特方言的关注。操儋州话的居民绝大部分居住在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县。该县东与临高、澄迈县交界,南
-
谈谈客家方言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
作者:邱甫田
期号:第2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客家话 客家方言 普通话 单音节词 理解古汉语 反问题 联绵词 “斜” 入声字
-
描述:谈谈客家方言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邱甫田客家人祖居中原,自东晋至明代,历史上三次大南迁,来到了闽西和广东梅县等地。由于客家人居住地都在交通闭塞的山区,生活方式相对封闭,再加上“不忘祖宗言”的传统思想,因此,客家话成为一支保留较多古汉语成份的独特方言。据...
-
闽西南客家山歌概观
-
作者:师丹
期号:第1期
来源: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文学 闽西南 客家 山歌
-
描述:流行于闽西南的客家山歌,反映了客家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这些山歌在词形句形、音节、节奏、选词用语以及用音押韵等方面都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基本特点。客家山歌谋篇布局形式多样,荟萃了汉语言文学的多种表现手法,构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扣人心弦的美感。闽西南的客家山歌思想高尚,气魄恢宏,是福建省民间文学的瑰宝。
-
语文教学中的方言利用问题
-
作者:杨云鹏
期号:第0期
来源: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莆仙方言 推广普通话 语文教学 利用问题 闽方言 词语 莆田方言 方言区 语言 口语
-
描述:汉民族历史悠久,分布的区域又广,千百年来语言不断发展衍变,正如明代语言学者陈第所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汉语内部也形成了纷纭复杂的各种方言。我们福建尤为突出,现有以福州话为
-
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
-
作者:徐世华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中学语文教学 普通话 方言区 通假字 韵母 古音通假 “信” 辅助教学 《琵琶行》
-
描述: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徐世华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现代地域方言是古代的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分化的结果。在闽西北山区,当地的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分支。客家方言起源于东晋末年间中原一带的古语。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地语言的词汇和*发音特点(如中古汉语的全...
-
南雄方言记略
-
作者:丹麦易家乐 李桐贤 余伯禧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雄 汉语方言词汇 闽方言 湘方言 入声字 平声 赣方言 客方言 上声 粤方言
-
描述:福州等城市(方言)的例证。客家方言、广州方言、汕头和福州等方言都已载入高本汉的词典里(《汉语音韵学研究》1940年中文版)。除了梅县这个众所周知的客家人居住的中心外,始兴县与乐昌县境内和周围也有客家人居住。这两个县都离南雄县不远。许多有关方言问题的资料是在1960年出
-
用法律规范语言文学
-
作者:卢建一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法律规范 闽方言 方言区 推广普通话 各民族 多文种 规范汉字 繁体字
-
描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具体而言,有56个民族,拥有73种语言,说汉语者占总人口的94%,可划分为7大方言区,还可再细分,如闽方言区可分为福州、闽南、莆仙、客家4个方言区。有的山区县拥有多种方言,村与村之间语言不通是常见现象。30个
-
南流江流域的方言文化
-
作者:赵彦行
期号:第6期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白话和客话 地理格局 方音特点 方言文化
-
描述:南流江流域的方言即是玉林市的方言。其民系的形成保留了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并具五彩缤纷的地理格局。玉林白话和客话既自成一体,又互相交融,既体现了古汉语的语音语法系统又有客家大县的方音。两种方言还具有丰富的方言文化,体现了玉林的文化底蕴。
-
客家方言的处置标记及其句式
-
作者:李小华
期号:第1期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处置标记 处置句 特点 来源
-
描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表处置的标记词多用介词"把"、"将",也可用"拿";在客家方言中,表处置的标记在各地方言中表现不同。通过考察闽粤赣三省客家方言的处置标记——"将、将把、拿、得、帮、同、和、捉"及其处置句,可以揭示其内部的一致性,并探讨其差异、特征与来源问题。
-
武平县客方言一级元音格局研究
-
作者:孙彬彬 邱春安
期号:第12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平县客方言 一级元音 元音声位图 元音相对位置图
-
描述: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但其研究力度远不如其他方言。元音格局是研究某一语言中元音全貌的重要方法。本文探讨了纯客县武平县下坝乡的一级元音格局,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绘制了下坝乡客家话的一级元音声位图及元音相对位置图,并对四个一级元音的分布状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