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客家研究的可能路径:以婚俗文献的挖掘运用为个案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献资料 婚俗 路径 挖掘 青年学者 学术界
-
描述:者及关注客家文化的有心人,已经写了不少的客家婚俗文章,这些成果或者以客家文化专著、单篇论文方式体现,或者以调查报告或文学书写方式存在着,在此也就不一一评价。但,总感到有些美中不足,不足在于不能深入
-
黄遵宪的客家民俗研究
-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2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女性文化 客家文化 民俗文化 宗教信仰
-
描述:的大宗,他关注客家女性问题最早,感慨最深,论述也最多。公度十九岁时的《送女弟》即论及客家女性的辛劳:“就中妇女劳,尤见风俗纯。鸡鸣起汲水,日落方负薪。盛妆始脂粉,常饰惟巾。……客民例操作,女子多辛苦
-
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兼谈客家民俗文化的内容选择
-
作者:陈南江 吴月照
期号:第10期
来源:特区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 客家文化 客家民俗 客家山歌 旅游者 主题酒店 少数民族 民俗旅游 对外开放
-
描述: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
谁是下一个火炉?
-
作者:刘俊升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西部 火炉 吐鲁番 热点 热浪 词汇 客家人 景观 木卡姆 频率
-
描述:奇异景观?人们通过什么方式度过酷暑?总之,在相同的热浪下,被打开、展现的一切不同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应该是我们共同关注和打量的话题,而且不是在其他时间,就在此刻。比如,我们此刻即将进入中国西部的诸
-
营造优越的海滨旅游氛围——探讨“东方夏威夷”的发展趋向
-
作者:陈少壮
期号:第10期
来源:特区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滨旅游业 海洋旅游资源 夏威夷 海水质量 国际性大都市 盐田区 旅游环境 海港新城 生活污水 海滨浴场
-
描述:游海港新城区是不相适应的。因此,不管从保护生态环境考虑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地保护和开发大、小梅沙的海洋旅游资源,使之为人类造福,应提到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日程上来了。 一、梅沙的忧患意识 大
-
百年大集的嬗变方向
-
作者:陈淑真 杜云烟 王斌 李可福 杨先辉 周立大 闻永汉 杨小刚 贺叶文
期号:第45期
来源:招商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青岛市 商圈 商都 文化价值 物流基地 文化积淀 商贸物流 发展潜力 嬗变 文化底蕴
-
描述:的热切关注?所谓观点碰撞方向,方向决定未来。2004年9月16日,李沧区浮山路街道办事处东李社区居委会,一场如何将李村大集这一百年品...
-
“克拉克瓷”的寻根之旅
-
作者:何书彬
期号:第3期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克拉克 景德镇 中国瓷器 平和县 荷兰东印度公司 葡萄牙人 民窑 制造工艺 荷兰人 明代
-
描述:,柚林遍布了这里的每一片山野、每一条河谷。 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福建省博物院和平和县博物馆联手在该县的南胜镇、五寨乡展开的一次考古行动却引起了瓷器研究界的普遍关注。从1994年11月到1998年6月
-
学者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社会科学 学术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 学者 中文系 会计学 计算机 会计电算化 教学
-
描述: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湘潭大学学报》、《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释名》的系列研究成果引起同行的关注。 参编《客家话字典》,任第一副主编。多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02年参加北京师范...
-
土楼的背影
-
作者:黄发有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外书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的背影》 中国 当代 散文 黄发有
-
描述:建筑的奇葩”……然而,土楼的内心从来不为外界的好奇而敞开,她们默然也坦然地面对着人们的品头论足。走马观花的人无暇顾及她们留给大山的背影,更不会注意到背影中的沧桑和沉重。大概也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儿女,才会像关注山路上匆匆行走的亲人的背影一样,默默地注视着土楼的背影,才会从中听见祖辈漫长跫音的悠然回响。
-
探索与超越
-
作者:陈环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书画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两者均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绘画本体价值论切入,将关注的重点从作者转移到作品,这样,能更真实地解读出作者的精神内核及其艺术思维的触觉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画家的个性决定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