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文化沃土的耕耘者
-
作者:钟同福 邱继东
期号:第5期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发行史》《峥嵘岁月》《新中国人民防空史的摇篮》《中央苏区宣传文化史》《千年文化足迹》等多部党史专著;任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了《瑞金革命文物志》《从瑞金走出的开国元勋》《人民司法的摇篮》,以及苏区财政史料、税收史料、粮食史料、民政史料等10多部专辑,还参编了20多部史书。 他还是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除是人民法院的法官外,还兼任了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赣州市文联常委、赣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赣州市民间收藏家协会会长、瑞金市红土地文化研究会会长、瑞金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瑞金市客家文化民俗博物馆馆长、瑞金市收藏家协会会长等多个职务,系江西省作家协会、党史学会、博物馆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法学会等多家团体的会员或理事。
-
在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
作者:张志军
期号:第9期
来源: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两岸 高峰论坛 客家 历史文化名城 致辞 国务院台办 理事长 副委员长
-
描述:台办对活动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两岸嘉宾致以诚挚问候!我要特别感谢吴伯雄荣誉主席和饶颖奇理事长专程前来出席今天的盛会,充分体现了吴主席和饶理事长对客家乡亲的深厚情谊和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视.
-
精神的崛起 2012款Acura TL探寻客家聚焦地
-
作者:王岩 张伟
期号:第5期
来源:车主之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Acura 精神 聚焦 孙中山 郭沫若 聚居地
-
描述:我们对客家人并不陌生,孙中山,陈寅属,郭沫若……这些出身客家的伟人,用思想和言行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他们离我们很远,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是赣闽粤三界。
-
略论明中叶后客家人的家族制的发展
-
作者:孔永松
期号:第3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边区的汉人,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系。此时,客家人已具有共同的地域(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共同的经济基础(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与商业),共同的语言(客家话),以及表现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
-
中国近代以来学术建构对客家研究的影响——以罗香林《客家研究
-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学术建构 近代以来 罗香林 导论 中国 20世纪前期 19世纪初
-
描述:以来国内学术环境的影响,为17世纪以后才开始具有自我区分意识的客家族群,进行了系列“学术包装”,建构出一个客家人源自中原,经过五次迁徙,最后于宋代在闽粤赣边形成独立民系的学说体系。[第一段]
-
潮汕话的发展现状及保护:兼论“潮汕方言字典”的使用情况
-
作者:黄熙伟
期号:第7期
来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我国语言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南方言。其中,潮汕地区使用的属于闽南方言,并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不同于闽南方言、以十五音为基础的潮汕话。
-
明清时期宁都地区的佃农抗租活动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佃农 客家研究 社会经济关系 清代中期 明代中期 时空范围 历史事件
-
描述:么南赣特区多盗?致盗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要认清南赣特区的这个老大难社会问题,必须深入考察最基层的社会经济关系。南赣特区的地域很大,其内部还有地区差异,本文专论宁都、瑞金、石城三县,因为它们有较多的共性
-
民间大地的浮沉
-
作者:李洪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寂寞欢爱》和《恍惚远行》,既保持了此前向乡土深处掘进的执着姿态,更表现出把握社会变动和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 小说主要以老中医黄盛萱一家三代人的命运遭际和家族兴衰为主线,以20世纪上半叶赣南客家集镇信泉为中心,描写了不同类型乡村知识分子的悲凉命运,演绎了赣南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抒发了民间大地浮沉的叹惋之情。虽然写的是上世纪前50年赣南乡土的人和事,却贯穿着丰沛的当代精神。在物质现代化滔滔扬扬的当下,李伯勇以乡土回望与叩问的激情,持恒地探寻故乡昨日的“黄花”——民间大地的雄健灵魂。 烽火岁月,老中医黄盛萱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品行垂范乡里。他治病救人,不分高低贵贱,不辨党派纷争,都一视同仁。信泉遇难时,他挺身而出,扶危解困,斥退兵匪。在日常生活中,黄盛萱恬淡自守,静居小洞,嗜爱幽兰,不攀权贵,常怀自罪自省,义当香首,既受四野乡民爱戴,又得国共高官敬重。
-
井冈山斗争时期因土客籍矛盾而被错杀的红军将领
-
作者:肖小华
期号:第4期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是什么?它对根据地建设又有什么不良影响呢? 一、土客籍矛盾的由来 湘赣边界的土籍居民,主要指唐朝以来因躲避战乱自北方等地迁入湘赣边界的移民,由于来得比较早,他们占据了平原和良田。而客籍居民则是指明末清初从广东梅州及福建泉州、莆田迁入湘赣边界的移民。因为平原地带被先来的土籍占据, 他们只得住在山脚下或山里。他们讲的是客家语言, 又客居在别人的地盘上, 故被称为客籍。土客籍矛盾指的就是这两大社会群体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 客籍人最早的移居方式是一种春至冬归候鸟式的迁徙,即“初住茅棚,每岁腊闭户入,春来器皿不丢”。但由于路途遥远,来去耗时多,多有不便,于是有些拓荒者便举家迁徙。这个时期,由于规模不大,加上土籍居民因劳动力缺乏,又有多余的田地和山地,因此他们对客家人的到来并不表示反对。
-
世界客都 文化梅州 幸福客都 从心开始
-
作者:黄汉雄 黄金武
期号:第5期
来源:商务·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507万,下辖8个县(市、区),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祖居地也在这里,梅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