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
相关搜索词
战後台湾的语言政策(1945-2008) -从国语运动到母
作者:蔡明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语运动  母语运动 
描述:;家長職業與教育程度成為「常使用國語」的指標。
各級政府機關公務人員在國語運動下也必須使用國語。在獨尊國語原則之下,也查禁羅馬拼音文字,使宗教宣傳、讀經等活動受到影響。文教界也發行《中國語文》月刊來推廣國語。國語運動也結合威權體制來查禁方言歌曲。廣電相關法令的制定與修正,影響到電視中方言節目播出的時間。臺語電影也明顯不受政府歡迎,相反的國語電影多可得政府獎勵與鼓勵。
黨外本土化運動紛紛批判國語運動,進行許多母語教育方案的討論。臺灣省議會與立法院也不斷出現語言衝突。電影創作者也突破禁忌,嘗試以多元語言的劇情安排,臺灣方言文學也開始受到作家重視。
1988年12月28日客家族群發動「還我母語」客家運動,主要訴求在於
全面開放客語節目、建立多元開放的語言政策等目標。客家母語運動不只面
臨國語政策,也必須面臨「福佬沙文主義」的壓迫。1980年代的原住民運動
喚起原住民族的主體意識,也要求實施「雙語教育」。
1990年代以來,地方政府開始編輯國中小的鄉土語言教材。在教育改革運動後,本土化與多元化的母語教育正式列入九年一貫課程中,鄉土語言教學課程與各族群母語認證也逐漸展開。母語教育也出現不少教材上的爭議中,成為立法院內爭議的焦點,而客家、原住民語師資與資源也明顯不足。各式母語研究的補助與獎勵也逐漸展開。限制方言節目的「廣播電視法」的若干條文也正式廢除。
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的價值中,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正式成立,客家電視台也正式開播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與原住民電視台也正式成立;「原住民族教育法」也訂立。原住民族委員也制訂母語認證與升學優待辦法,但未能解決部落族語流失問題。「母語」與「認同」之間的關係,亦是值得思考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