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1)
期刊(35)
学位论文(7)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51)
期刊 (35)
学位论文 (7)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51)
2013(25)
2012(30)
2011(23)
2010(23)
2009(15)
2008(21)
2007(3)
2006(2)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20)
晚霞(1)
时代人物(1)
两岸关系(1)
上海戏剧(1)
岭南文史(1)
创作评谭(1)
客家文博(1)
中国果菜(1)
农村百事通(1)
客家艺人郭英雄的竹雕情
作者:李荣慧 徐金侦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方方如琥珀般的竹段,上面栩栩如生地刻画着朱雀白虎、洛神麻姑、观音金刚、荷花牡丹,以及各种瑞兽、人物、花卉等造型各异的图案,或线条繁复,或古朴飘逸,件件都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这种工艺被称作为竹雕,它的材料就是竹子。竹子,这种赣南最常见的植物兴许并不令人觉得好奇,然而在郭英雄的眼里,它们可都是活生生
土楼“三杰” ――记永定客家土楼的三位民间艺人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天生: 唱响山歌情满怀 “八月十五看月光,看到鲤鱼腾水上;鲤鱼唔怕飘江水,连妹唔怕路头长……”在土楼里我们看到这位年逾八旬“山歌大王”正在演唱客家山歌《八月十五看月光》。这回响在土楼里的歌声,音调雄浑,节奏沉 稳,饱含着深情意,凝聚着希望…… 1955年7月,李天生在县“千人山歌擂台赛”上
两岸情深一脉连——龙岩客家文艺人才代表团赴台湾交流访问侧记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余小明 /文 张永辉 /图 这是一次学习之旅,交流之旅,联谊之旅! 2011年10月20—29日,龙岩市客家文艺人才交流访问团一行踏上了台湾宝岛。 领略:文化艺术好繁荣 到达
陈江艺人华D把握命运计划投资300万建客家音乐工作室两次做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华D近照。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今年“五一”期间,在宝岛台湾第十届桐花祭客家流行音乐演唱会上,来自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的客家艺人华D(艺名)以一首《客家人系有料》撼动全场。 恋“天王” 不顾家人反对辞工变身“小张学友” 华D,原名冯浩华,1975年出生在陈江街道一个普通的客家
客家木偶戏《文武魁》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正月初六晚,连城县北团镇文峰村迎来了数十年后重演的首场客家木偶戏《文武魁》,台下数百位老少村民看戏、听戏如痴如醉,台上县木偶剧团老艺人忙前忙后传授提线、唱腔等非遗技艺。图为当晚,已退休的客家木偶非遗传承人李明卿、杨滴萍等,正在台上现场传授年轻艺人表演艺术的情景。  通讯员 罗展阳 罗懿 摄
客家十番音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作者:钟德彪 马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十班”、“十般”“五对”,这一音乐形式经历代客家民间艺人创作,并不断加工提炼而流传下来,至今已为越 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其专用曲调如《八板头》《过江龙》《过街溜》《高山流水》《山下乐》《刮耳风》等,2007年“闽西客家十番”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
徐沛东在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采风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徐沛东在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采风 刘永良 摄影报道 7月27日,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词曲家徐沛东(左一)在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采风。徐沛东先后参观了“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土楼王子”振成楼。图为徐沛东在观看土楼民间艺人的绝艺表演。 刘永良 摄影报道
客家博物院在赣州揭牌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1月28日,在江西客家博物院,工作人员演示客家民俗——“打米粿”。当日,江西客家博物院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举行揭牌仪式。该博物院收藏客家民俗历史文物4500多件。 新华社发 小图:民间艺人向游客展示“食贡”作品。
澳门新闻工作者访问团参观永定客家土楼
作者:卢基莹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为密切内地与澳门新闻界的联系,增进澳门新闻同业对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入了解,由中国记协邀请的澳门新闻工作者访问团一行11人 ,4月6日―12日在我省访问。图为10日访问团参观永定客家土楼,观看土楼艺人客家山歌表演。
表演原生态客家民乐“十番音乐”欢迎中外游客观光旅游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客家人在表演原生态客家民乐“十番音乐”,欢迎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十番音乐”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十件乐器演奏而得名。客家十番音乐是历代客家民间艺人传承的民间器乐曲,其乐曲多描绘大自然及客家人生活习俗情趣。 刘永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