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项目开工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莫志强 王毅)昨日上午,在古武线武平十方至东留段高速公路开工典礼结束后,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项目开工仪式随即举行。市领导卢泉昌、饶作勋、郑如占、郭丽珍出席开工仪式。
据悉,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项目是武平县以文博园为 核心的文化惠民工程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是该县“一河两岸、南拓北
-
梅州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柯鸿海通讯员/钟伟光)记者昨日从梅州市获悉,“世界客都”梅州又增添一带“客”字的“金字招牌”———国家文化部近日批准梅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近年来,梅州市对历史悠久、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资源加快挖掘
-
梅州制定客家文化生态保护总体规划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梅州日报》消息 3月6日上午,广东梅州市召开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专家座谈会,对即将提交文化部审批的规划进行修改完善。
据了解,2月19日,文化部召开专家论证会,评审通过《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13-2025)》,同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梅州市将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总
-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赣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郭志勇记者张惠婷)1月9日,记者从市文广局获悉,文化部日前正式发文,同意在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赣州成为江西省第二个列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城市。
据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
-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获300万元补助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谌东海 记者任仕兰)12月10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央财政补助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获得300万元资金补助,这也是我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所享受到的一项实惠。
据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
-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网站开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日前,大埔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网站(www.dbkjwh.com)正式开通。网站设置了“保护区概况”“新闻动态”“文化影音”“特色文化”和“特色景区”等栏目,运用文字、图像、音像等全面介绍大埔特色文化,成为进一步宣传推介大埔丰富人文资源,提升大埔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平台。(丘佳纳)
-
市关工委开展三项工作打造红色生态客家三大品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詹鄞森) 近日,全市青少年“百校万人——生态建设见行动”的“五个一”实践活动,声势浩大地拉开序幕。这是市关工委开展“发扬革命传统,紧跟共产党走”、“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生态龙岩”、“传承
-
以客家文化为核心 以绿色生态为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慧 徐成 特约记者傅亮
本报讯 “候鸟与你为伴,鹇到小溪边游玩,鹰和雕在蓝天上翱翔,漫步原始森林,静闻鸟鸣声……”近日,龙南县国家级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又迎来了一批广东游客前来度假休闲,面对如此迷人的景色,游客们啧啧称赞、流连忘返。该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唐培荣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仅这个暑期景区就接
-
体验生态农耕品味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地回春、惠风和畅,清明谷雨、万物欣荣,天时地利、开犁大吉……我农民忠实的朋友,走!哄……嘿……” 13日, 随着吴美熙老人的一声令下,培田春耕节最热闹的赛农事活动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大夫第前的油菜花地里,三头黄牛在农民的驾驭下,甩开膀子、奋力拉着铁犁翻地;旁边的9名农妇则挥镰如飞收割油菜花;在水
-
客家文化园区印象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化园的外形设计是一座客家土楼
园区内主题活动展示
园区内主题活动展示
【学者手记】
2008年11月,笔者应邀参加由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举办的学术会议。会后主办方组织考察台北县客家文化,其中对“台北县客家文化园区”的印象相当深刻。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