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49)
期刊(279)
图书(124)
学位论文(30)
视频(1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249)
期刊 (279)
图书 (124)
学位论文 (30)
视频 (14)
会议论文 (2)
按年份分组
2014(467)
2013(215)
2012(259)
2011(236)
2010(191)
2009(99)
2008(105)
2005(7)
1998(1)
1997(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34)
其它(122)
客家文博(40)
羊城晚报(30)
客家研究辑刊(15)
南方建筑(2)
第三届东亚人文学论坛(暨两岸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讨会)(1)
风景园林(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古成之纪念馆纪念专集编委会(1)
客家博物欢乐游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博物讲解员为小记者们介绍客家文化。(罗健摄) 鸿都小学604班罗健 在烈日当空的7月27日上午,梅州日报的小记者们兴致勃勃地到客家博物采风。 我们跟随客家博物的工作人员首先来到二楼的展厅参观,第一站是光裕堂,讲解员一边指着宣传栏上的文字,一边向我们介绍客家地区著名的古迹,如:梅县的灵光寺
上杭客家姓氏谱牒
作者:张强福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杭县客家姓氏谱牒自2000年11月对外开放以来,接待海内外乡亲逾千人。该馆收集了客家110个姓氏900多种族谱1万多册,是闽、粤、赣三省收 藏客家族谱最多的公共图书馆,已成为海内外客家裔孙寻根谒祖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突出六大特色 繁荣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市政协副主席张光明 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客家民系的血脉和基因,应精心挖掘、保护、利用、整合、创新,发展有客家文化内涵的产业,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品格。重点应突出六大特色: 1、传承客家话。建议在向国家文化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认定梅县话作为客家方言标准话。编辑出版以梅县话为标
中国客家博物免费开放首日游客剧增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中国客家博物免费开放首日迎来2000名左右的参观者。昨日中午2时左右,记者在中国客家博物看到,博物人头涌动,熙熙攘攘。前来参观的主要有来自福建、广州、深圳、汕头的旅游团及周边的市民、学生等。据博物工作人员介绍,仅昨日,前往参观的游客是往日的十倍左右。 (古礼贤摄)
每年投1000万保护客家围屋
作者:池锦黎田飞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崇林世居总面积13824平方米,已有200多年历史。南都记者田飞摄 南都讯 记者池锦黎南都记者近日从惠州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为保护客家围屋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今年起惠阳区政府每年将至少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客家围屋的抢救、修缮和保护。 围屋修缮后重放光彩 近年来,惠阳区按照“修旧如
李俊夫率队督查中国客家博物创建国家一级建设 以“五个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王宗强通讯员罗金良钟尚平)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市交通建设、文化教育提升专项督查组组长李俊夫,率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近芳等督查组成员,专程到中国客家博物督查该馆创建国家一级博物情况。副市长陈丽霞等陪同督查。督查组实地察看了中国客家博物馆主、匾额、文物库房等
市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拜谒叶帅纪念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温 舒 实习生张芳蕾)今年是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市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近日组织70名会员到梅州参观叶帅纪念园。 通过参观和学习,会员们深受启迪和教育,表示要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大克鼎与客家先民南迁纪念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克鼎为周孝王时铸造,距今2800余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扶风县法门寺乡任村。鼎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径75.6厘米,是西周青铜器中第二大器,仅次于大盂鼎。大克鼎口部微收,腹略鼓,方唇宽沿,大立耳,足呈蹄状。颈饰三组变形兽面纹,间隔以六道棱脊,腹部环带纹,足饰浮雕兽面纹,出
客家博物“大”了 国家批准其冠名“中国客家博物
作者:黄蔚山 黄山松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梅州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广东客家博物喜披“国”字号———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广东省人民政府申报事项,将广东客家博物冠名为“中国客家博物”。 据了解,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广东客家博物,以全球大客家的角度,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
变世界客都为世界客家博物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不管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是客家大院,都是挖掘文化资源发展博物经济的成功典范。他们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能够促进更好地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梅州城乡众多的客家古民居同样如此,必须科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只有科学开发,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民居。 我们有着博大精深、丰厚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