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观山水长卷杰作《客家山居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居图》(册页)封面
邵大箴
长卷《客家山居图》是当代中国山水画领域中一件难得的宏大而精湛的巨幅佳作。全图长50米,描绘客家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人情,由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
-
惠州特色原创作品《花灯舞曲》获金奖 取材于东江流域客家民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届少儿艺术花会共有52个节目获得了金奖,我市占了6个,其中独具惠州特色的原创作品——— 来自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民乐合奏《花灯舞曲》获得好评,最终将“音乐类”金奖收入囊中。同时获得“音乐类”金奖的还有来自市仲恺高新区九拍打击乐俱乐部的少儿爵士鼓《在希望的田野上》、市文化馆表演唱《皆歌一唱闹洋洋》。在
-
创造更多像《客家妹子爱唱歌》的曲子 市音协主席毕践新谈打造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毕践新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情有独钟。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市音乐家协会(以下简称市音协)主席毕践新说起音乐,说起惠州这片土地,这位在惠州生活了18年,为我市音乐事业作出贡献的新客家人说:“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 上世纪60~70年代
小时就开
-
八旬客家山歌王 十载成书终问世 李干鸿编纂出版大岭山客家山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山歌悠悠》的出版圆了李干鸿的夙愿。本报记者 黎明通讯员 毕中林摄
本报讯 (记者 黎明 通讯员 毕中林)“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解放前,在客家人聚居的大岭山街头随处都能听到这样动听的山歌,年逾八十高龄的老人李干鸿,在对抗眼疾的同时,倾十年心血
-
搭起家乡与都市沟通的桥梁 ——记上海客家联谊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刘世锦
[传真]
梅州乡亲到了上海遇到困难,找到“他”肯定就会有人热情地帮忙;梅州学子考取了上海的大学,“他”会主动找上门联络提供帮助;几万斤梅州金柚通过“他”,到了上海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他”,就是搭起梅州山区与大上海沟通桥梁的上海客家联谊会。近日,获悉梅州市发展战
-
土楼“刘三姐” ――小记闽西客家山歌手李银兰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通讯员 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想唱山歌难起头,木匠难做天波楼;打石难打石狮子,打铁难打水吊钩……”见到李银兰,这位农家女歌手正在永定县城河滨“春霭园”与100多位山歌爱好者进行对歌。她委婉深情的歌声,博得现场听众的阵阵喝彩。现场听歌的吴天洪感慨地说:“李银兰 确实不简单,她在山歌中的比兴、双关
-
从客家先民的背影中寻找生命和精神的价值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你这次是“跨界”执导舞台精品,是什么契机促成了这次的合作呢?
陈小奇: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这台节目的打造,体现了梅州市委、市政府在“文化梅州”战略构想上高度的文化视野与文化自觉。最终选定我们这个主创团队,我想无非是几点原因:一是当地政府对我们比较了解,知道我们的能力、影响力及对艺术的
-
“广州最长寿的老人” 客家老人李春113岁“生日”仙逝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去年4月21日,李春老人(右)过112岁生日,她一听到这个洋娃娃唱歌就特别开心。
李春老人出生在1896年农历3月17日(公历4月22日),离世这天是2009年公历3月17日。“老人也算是在113岁生日时走的。”李春老人的一位家属感到,这或许是冥冥中安排的某种巧合。
据了解,目前广州有百岁
-
客家文化装点文化坪山 大万世居昨日盛装迎客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大万世居盛装亮相。图为“客行天下”大型文艺晚会现场。深圳商报记者 朱 锐 摄
深圳商报记者 潘 咏
欢天喜地的锣鼓,摇头摆尾的麒麟,伴随着媒婆的歌声,一乘花轿在新郎的陪伴和众人的簇拥下,将新娘带进大万世居的祠堂,向祖先祈求新人的平安幸福。
一场带有典型客家民俗风味的婚礼,拉开了大万世居
-
新客家订两报希望了解惠州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发行员上街宣传《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征订宣传活动受到众多市民关注。 本报记者方炳徐 摄
本报讯 (记者邱慧乐)“您好,我是《惠州日报》、《东江时报》的征订员,请问您看过这两份报纸吗?”“这两份报纸先不收钱,好不好看您先看了再说,觉得好看再订阅。”昨日上午,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下辖的《惠州日报》、《东江时报》同时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