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096)
报纸(6255)
图书(1414)
学位论文(1221)
视频(386)
会议论文(341)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096)
报纸 (6255)
图书 (1414)
学位论文 (1221)
视频 (386)
会议论文 (341)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398)
2014(12015)
2009(694)
2007(354)
2005(81)
2004(125)
2002(48)
2000(55)
1997(18)
1992(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25)
客家(113)
大众文艺(50)
歌海(2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8)
创作评谭(18)
中州学刊(11)
食品与生活(11)
科技信息(8)
亚洲民族建筑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1)
客家建筑 古桥斜塔展风姿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丰良文塔 普济桥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丰顺知县许炳(浙江人)倡议邑绅吴奕材等人捐建的。普济桥,当地人也称高桥。其造型端庄、风格古朴、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它位于丰顺县丰良镇东北端,横跨在丰溪河上,桥长96.6米,高12米,宽3.8米、六墩七孔,是一座以麻石砖块建造而成
鲜为人知的客家哲贤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故里寻访 生前事家乡人知之甚少 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的伟大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很少人知道,第一个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人是来自梅州兴宁叶塘镇莲池村人——张如心。 张如心16岁就离开了梅州,家乡人对这位中共党内著名的理论专家和“文胆”知之甚少。近日,记者前往兴
客家梅菜扣肉的传说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话说中原汉人南迁后,为求生存,生活贫寒。 一日,有个姓卢的娘子正开荒种地,身边的小孩饥肠辘辘。这时有个仙女从天而降,安慰娘子,并拿出一包菜籽。娘子问:“姓甚名谁?”仙女答:“广济苍生,何劳报答,姓梅是也。”
为了客家土楼的“健康长寿”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天,几名白蚁防治专家在永定湖坑镇洪坑村“福裕楼”灭治白蚁。在庆祝土楼申遗一周年之际,永定县投入近300万元资金,请来白蚁防治专家和古建筑修缮专家,对永定土楼群进行白蚁防治,景区道路、电线等整修,并对高头乡的五云楼进行整体修缮。 李永安 董静 摄
客家土楼推出“壁画”线路
作者:肖阳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景区播报 南都讯近期,福建土楼又推出了全新的产品———土楼里看晚清的壁画。 据介绍,福建华安土楼的“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等具有特殊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福建二宜楼保存了600平方米的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壁画。据说,这在我国民居中几乎是唯一的,不仅面积大、数量多,且品种丰富,共有壁画
宁化:客家青草药“凉茶”热销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5月22日,在宁化县城关横街的青草药药摊边,市民正在选购六月雪等青草药。每年端午节前后,宁化群众都会上山采集制作“凉茶”的青草药,洗净晒干,熬制成茶水供家人或朋友喝。 (刘才恒 文/图)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作者: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游 踪 炎炎夏日,亲水是最佳活动之选。遍览中国,北有长白山天池、西有青海湖、东有西湖,位居华南的广东,当然也有我们自己万绿湖。 山绿水美 畅游其间 闻名遐迩的万绿湖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顾名思义,万绿湖到处皆绿,满眼皆绿,四季皆绿,植被覆盖颇为广袤,是避暑胜地。万
客家古邑崇文重教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電視台記者在採訪《美洲商報》何國禮社長 海外華人媒體在河源的最後一站是「千年古縣」佗城。佗城為秦朝嶺南四大古邑唯一一個保存最完成的古城,素有「秦朝古邑、漢唐名城」之美稱。而佗城亦有一處不得不提的歷史遺址便是佗城學宮。 據文物專家考證,在全國可查考的204座學宮和14座考棚中,只有河北
“鹅司令”,让客家厨师学烧鹅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才恒 张丽勍 陈海军 文/图 宁化县湖村镇彭高村有一处300多亩生态养鹅场。一群群鹅时而田地里啄食黑麦草,时而在水塘中嬉戏。 养鹅场主人是邓高旺,今年40岁,原本做粮油批发生意,转行养鹅,成为当地出名的“鹅司令”。他的养鹅场年出栏白鹅2万多只,净利润10多万元。 吃地瓜藤的白鹅
客家灯龙舞:“红龙缠柱”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红龙缠柱是连城县庙前镇庙前村的传统民俗表演。 罗展阳 文/图 每逢正月,天色微暗,鞭炮轰鸣。在花灯鼓、铜钟、锣、小锣、大钹、小钹六种打击乐声中,红龙出场。红龙以竹编骨架、红色纸糊,由龙头、龙尾、四节龙身和四个龙珠(其中一个备用)组成,全长约10米。只见龙身与龙珠皆用草纸捻成的油浸纸绳点火后,